无锡尚德光伏企业再度迎来托管变更,这一次,无锡本土企业弘元绿能或将接手。
无锡尚德,这家曾由施正荣带领登顶中国首富宝座的企业,其命运波折不断。二十年前,施正荣凭借无锡尚德的成功,一跃成为中国首富。然而,二十年后,无锡尚德再次陷入重整困境,而这次,拟接棒托管的是无锡另一位富豪杨建良旗下的弘元绿能。
近日,弘元绿能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弘元光能与江苏顺风光电签署了《合作经营协议》,计划接替厦门建发,成为无锡尚德的新托管方,并有意作为投资人参与无锡尚德的预重整。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无锡尚德曾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但近年来却遭遇了行业产能过剩和内部管理危机的双重打击。2013年,无锡尚德首次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被顺风光电接盘。然而,十二年后的今天,无锡尚德再次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而被法院裁定启动预重整。
尽管如此,无锡尚德仍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基础。目前,公司拥有9条光伏组件产线,产能达到5.5GW,组件制造经验长达24年,销售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500个合作伙伴,历史累计出货量超过55GW。
弘元绿能此次接棒托管的背后,是浓厚的“无锡基因”在起作用。弘元绿能与无锡尚德不仅总部同处无锡,其实控人之一杨建良家族更是无锡的知名富豪。从机床设备起家到布局光伏全产业链,杨建良的产业版图与无锡尚德的兴衰形成了奇妙的时空交错。
值得注意的是,无锡尚德对预重整投资人的要求堪称严苛,但弘元绿能却恰好符合所有条件。无锡尚德要求意向投资人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元、最近一年合并净资产超100亿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而弘元绿能的注册资本、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均达标。弘元绿能在光伏相关产业领域具备产业配套和要素成本优势,与无锡尚德的电池、组件生产线存在天然互补。
此次托管权更迭充满戏剧性。顺风光电与厦门建发新兴能源的原合作协议同步终止,弘元绿能签署的《合作经营协议》有效期为五年。无锡尚德现任董事长黄昶同时担任厦门建发新兴能源董事,这种双重身份使得权力交接更显微妙。根据协议,弘元光能将主导无锡尚德的经营、财务管理、市场拓展等核心环节,但顺风光电母公司中国东方资产将保留对尚德证章照的控制权。
然而,弘元绿能自身也正处于上市以来最艰难的时期。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38.42%,归母净利润亏损26.97亿元,核心业务全面承压。尽管无锡尚德的5.5GW产能看似诱人,但整合成本可能远超预期。在光伏行业价格战白热化的当下,接手后能否盈利成为最大疑问。因此,杨建良此次接盘托管无锡尚德,究竟是战略布局还是铤而走险的豪赌,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