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界再现高管调整新动向
近日,外资公募基金巨头富达基金宣布了一项重要人事变动。7月19日,该公司发布公告,原董事长黄小薏因个人原因辞任,该职位将由李少杰接棒。这一变动标志着富达基金在领导层上的又一次更新,同时也映射出公募基金行业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
富达基金此番人事更迭备受瞩目。
据悉,黄小薏在公募基金领域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她曾长期担任华宝基金总经理,并于2022年4月加入富达国际,先后担任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和富达基金总经理。在她的带领下,富达基金成功获得了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牌照,并推出了一系列基金产品,特别是在养老、ESG投资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黄小薏于2024年10月被正式任命为富达基金董事长。
富达基金作为首批申请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牌照的国际资管巨头,自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深耕多年。富达国际不仅在上海设立了办公室,还在大连建立了全球后台运营服务中心。2017年,其旗下的外商独资企业富达利泰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私募管理人。2022年12月,富达国际正式取得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牌照,并通过新设全资子公司富达基金在中国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自富达基金成立以来,其资产管理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富达基金在管的基金数量已达20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涵盖股票型、混合型、FOF、纯债、金融债等多种类型。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富达基金在中国市场的深入布局和持续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变动频繁。业内人士指出,这背后反映了公募基金行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公司治理结构的转型,对高管的能力和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未来公募高管变动或将成为常态。
富达基金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并未因高管变动而有所改变。今年2月,富达基金将注册资本从1.6亿美元增至1.82亿美元,这是其成立以来的第五轮增资。资本规模的扩大,彰显了富达基金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和持续投入的决心。
在近期举办的富达国际亚太区媒体投资会议上,多位投资专家就全球资金流向和市场环境发表了看法,其中中国市场投资机会成为热议话题。富达国际亚太区投资总监斯图尔特·朗布尔表示,尽管中国股市在2024年经历了波动,但中国在研发、人才、数据等领域的基本结构性优势依然显著。特别是DeepSeek等AI模型的突破,让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富达国际全球多元资产投资管理主管马修·奎夫也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为股票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他指出,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科技创新者,这一趋势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科技股的增长潜力。斯图尔特·朗布尔还看好中国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受益于本土品牌崛起、产品创新以及数字化营销的运动服饰和化妆品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