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西柳州工业博物馆内举办的一场工业影像展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争议源于部分参观者质疑展览中一组署名为“刘某某”的作品《钢铁候鸟》系列疑似为AI生成图片,而非传统摄影作品。
这场展览由柳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博物馆携手举办,并在柳州市摄影家协会的指导下进行。展览汇集了多样化的影像作品,旨在通过镜头展现工业的魅力。
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钢铁候鸟》系列中的部分图片画质异常细腻,且含有看似不自然的文字元素,引发了观众的广泛讨论。这些作品与其他摄影作品一同展出,但在作品说明牌上并未明确标注其创作方式。
面对公众的质疑,柳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本次影像展在征集作品时,确实包括了AI生成影像的类别,旨在展现影像艺术的多元化。这意味着展览并非仅限于传统摄影作品。
柳州市摄影家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进一步确认,展览分为新闻纪实类与艺术创意类两大板块,而AI生成影像被归类于后者。这一分类旨在鼓励创作者发挥想象力,探索影像艺术的新边界。
在社交媒体上,网友对于AI生成作品的参展态度不一。有人认为,非摄影作品应单独设立展区,并明确标注说明,以避免观众产生误解。也有网友持开放态度,认为AI技术作为影像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只要做好标注,观众就能从不同角度欣赏和理解这些作品。
针对观众的反馈,柳州市摄影家协会表示,在未来的线上展出中,将明确标注每幅作品的创作方式。这一举措旨在提升观众的观展体验,确保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并欣赏每一幅作品。
据悉,这场以“影像·共生”为主题的影像展自7月26日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市民前来参观。展览不仅展示了无人机拍摄、传统胶片大画幅等多种摄影作品,还融入了AI生成的影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