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的人生观念之中,重要的事情不过是两项,家族的荣辱兴亡和自己的生前身后事。不论是谁,一辈子就是在为这两件事情奔波忙碌。
对于古人来说,建立起来的功业都是希望能够遗诸子孙的,世家大族希望培养出能够承继祖业的子弟,文臣武将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庇佑子孙入仕,商贾则将财富和生意留给子孙发展。
虽然在交付家业上,古人是慷慨的,但是在经营陵墓上,他们又是悭吝的,不知几代人将黄金白玉等珍惜之物带入陵墓之中,作为妆点死后事的安慰。因此,不知道多少财富沉埋在大地之下,比如说明朝末年的时候,崇祯皇帝连百万两的军饷都发不出来,一派凄凉末代君王的样子,但是明朝帝陵之中埋葬的财富,何止于百万两?
扶摇觉得,修建陵墓可以说是只能告慰生者的行为,让后人有个可以告慰祭奠的所在,但是耗费又严重拖累着生者,古人讲求厚葬,花费甚巨。这些举动最后不过是徒劳,就连皇帝的陵墓都躲不过盗墓贼的觊觎,何况是其他的陵墓。
在防备盗墓贼的事情上,古人耗费的心思无数,在墓室上设置机关,生前就建造疑墓。总之千年来,作为墓主的帝王将相们就开始了和曹操这位盗墓祖师爷的徒子徒孙,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之间的斗智斗勇。
2005年,河南的郭庄古墓,在发掘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少的盗洞,其中有的年份已经上千年,而这座陵墓是大约1800年前的,也就是说可能1800年前这座古墓就已经被盗掘。本来抱着失望的心态展开挖掘的考古团队,却意外发现,古墓之中另有玄机。
原来古墓墓主在上面设置的是个简墓,真正的墓室掩埋在厚沙下,而千年来的盗墓贼们,看见简墓被盗掘后就失望走开了,因此墓室还从未被发现。恐怕当时考古学专家发现的时候都要感慨句古人套路深。
对于防备盗墓贼,古人可以说是耗尽了心思和功夫,只是最后的结果通常不尽然如人意,尤其是皇帝的陵墓,王朝落幕之后,觊觎之人数不胜数,几乎没有可得安宁的。反倒是湮灭在史册中的某些小人物的陵墓,因为无处考证,倒是得了清净。
扶摇觉得,古人太过重视身后事。人非恒久,陵墓同样不是久长之物,数百年岁月后,连子孙家族都不知流落何处,无人再祭祀,泥土销磨着尸骨,空置珠宝玉石,又有何用?书生都知道,留名青史才是不朽,即便没有陵墓,在丹青卷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名姓,才能够算作在世间留下过自己的刻痕。
虽说世上凡人才是多数,云散烟消后,就无人记忆。不过,扶摇觉得,因此执迷在陵墓上,同样是场空,地下墓室不知多少,没见谁又因此留下名姓。
其实把握住自己现在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你还知道什么设计巧妙的古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