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在全平台的销量迅速突破千万,同时在Steam平台上的在线人数峰值达到240万,成为该平台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单人游戏。坦桑尼亚《卫报》国际版主编和国际媒体都对游戏的技术、创意和文化表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展示了中国游戏开发者在多个方面的巨大进步,并标志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升。
据天脉网了解,《黑神话:悟空》在国际化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拼音直译的方式,如“悟空”译为“Wukong”,“金箍棒”译为“Jin Gu Bang”,妖怪译为“Yaoguai”,并配以书法家欧阳询的书法,呈现出独特的典雅风格。游戏的配乐融合了传统民乐与现代管弦乐,致敬了1986年版《西游记》电视剧的经典曲目,进一步加深了文化的厚重感。此外,游戏中还包含了一段由陕北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熊竹英弹奏和配音的片段,其苍凉的唱腔与游戏氛围相得益彰,并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超千万的观看量。
游戏的动作设计也融入了传统武术元素,主角“天命人”的动作中加入了猴棍的元素,而其他角色的动作设计则受到了传统剑术的启发。动作捕捉团队的工作耗时近6年,力求在游戏中体现力量感和打击感。《黑神话:悟空》不仅在国内带动了山西古建游的热潮,也在海外激发了玩家对《西游记》及其背后故事的浓厚兴趣。在YouTube上,带有双语字幕的86版《西游记》电视剧的观看量已接近400万,许多外国网友因此开始深入研究《西游记》及其文化背景。
与此同时,国际媒体也开始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游戏中的文化元素。例如,美国游戏《荒野大镖客》以其对美国南方文化的深刻描绘而受到关注,而日本游戏《只狼》则让玩家沉浸在日本战国时代的文化体验中。法国游戏《刺客信条》系列通过与历史学家和文化专家的合作,重现了历史背景和沉浸式叙事,甚至影响了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创作。
然而,文化表达在全球化背景下也可能引发争议。即将发行的游戏《刺客信条:影》因对日本历史文化的改编而遭到日本玩家的质疑和抗议。类似地,游戏《使命召唤:现代战争》也因其对俄罗斯军队的描绘而引发争议,被批评为刻板印象和文化冒犯。这些事件凸显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游戏开发过程中文化敏感性和历史准确性的重要性。
游戏研究学者刘梦霏指出,《黑神话:悟空》在海外的评分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玩家对游戏的理解和接受度不同。这提醒我们,文化输出不能仅仅依赖作品本身,还需要结合文化宣传和解释工作。她强调,中国文化作为全球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理应在游戏中得到更好的呈现和推广,同时也需要避免文化误解和冲突。
刘梦霏还表示,一些西方国家对游戏的文化表达和创作具有很高的包容性、兼容性和融合性。她担心,如果中国开发者不敢或无法制作以本国文化为主题的游戏,其他国家的开发者可能会抢先一步,而这最终的文化表达可能并非我们所期望的。因此,中国游戏产业需要建立更成熟的文化表达逻辑,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依赖西方标准,以更好地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和推广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