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纷纷宣布撤销或停招部分本科专业,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8月20日发布的通知,该校拟撤销音乐学等9个本科专业。同时,兰州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央音乐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公示了2024年度拟撤销或停招的本科专业,撤销的专业数量总计超过100个,其中四川大学拟撤销的专业数量最多,达到31个。
这一系列的撤销行动,实际上是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常规操作。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去年3月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到2025年,将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旨在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并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3389个专业布点,数量之多创历年之最,其中新增和撤销的布点数量基本持平。
据天脉网了解,从撤销专业的学科门类来看,工学门类以30.95%的占比位居榜首,成为撤销数量最多的学科类型,管理学、理学紧随其后。为何工科专业的调整撤销会高居榜首?华中科技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李培根和该校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邬正阳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披露,被裁撤的工科专业主要为典型性传统工科专业,而这些传统工科专业能够在新增审批专业中以“智能/智慧+”的形式重新呈现。同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积累,日趋成熟且独立的新技术正尝试搭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从而成为新专业。
新设工科专业则主要呈现出“智能/智慧+传统工科”的模式,如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等。此外,随着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也在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以耦合这些需求,如新能源车辆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应运而生。然而,对于当下工科专业的调整,李培根和邬正阳也提出了几点反思,例如,传统工科专业冠名“智能”或“智慧”之后,是否真的变得更加智能?大量开设新专业是否是学科交叉融合的最佳路径选择?
对于高校本科专业的调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今年7月发布的通知明确提出,将加大本科专业调整力度,着力优化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支持高校面向关键领域布局相关专业,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同时,也支持高校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培育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
专业的撤销与增设,实际上是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学校特色定位以及自身办学实力进行的动态调整。撤销的专业并不一定代表就业不好,同样,增设的专业也并不一定代表就业一定好。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选择专业时更重要的是找到自身兴趣、能力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定位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路径。在知识和技术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当下及未来,一个人的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会有诸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因此,与其过于纠结专业是否热门、就业是否好,更需要关注的是知识及能力的跨领域迁移、数字时代的学习能力、勤奋坚韧等优秀品格以及人文和科学素养等重要的底层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