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场关于“雷军国庆期间连续七天怒斥网友”的虚假风波,实则这些言论均出自AI配音之手,与小米创始人雷军本人无关。一系列涉及社会热点话题的短视频,因言辞激烈且包含粗俗语言,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广泛关注。目前,各大平台已积极响应,逐步下架了这些误导性内容。
这一事件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于信息真伪的辨别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信息的真实性与新闻的界限日益模糊。AI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将深度伪造推向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新阶段,从换脸、换声到自动生成图文视频,技术的双刃剑效应愈发显著。
据《2024人工智能安全报告》披露,去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案例激增了3000%,今年上半年AI诈骗案涉及的金额已突破1.85亿元大关,凸显了深度伪造技术的巨大危害。它不仅侵犯个人隐私,扰乱社会秩序,还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为应对这一挑战,多方力量已展开行动。政策层面,我国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等法规,明确各方责任,为治理深度伪造提供了法律依据。技术层面,各大平台正加速技术升级,利用更先进的算法识别并阻断虚假信息的传播。同时,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也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公众学会理性思考,不轻信、不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
AI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其初衷应是服务于社会进步与发展。面对深度伪造带来的挑战,我们需携手并进,以技术对抗技术,以智慧引领智慧,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清朗、真实的网络空间。
---**摘要**:AI深度伪造技术引发虚假信息泛滥,社会各界积极应对,从政策、技术到公众媒介素养提升,共同构建真实网络空间。**关键词**:#AI深度伪造# #虚假信息治理# #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