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动漫电影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信息流

太阳活动曾暂停?人类探日史与古代对黑子的奇妙描述

2024-10-28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太阳物理学界近期围绕一项历史太阳活动理论的争议再度升温,这一争议起源于艾迪提出的“蒙德极小期”理论。艾迪曾断言,在1645年至1715年间,太阳活动近乎停滞,且太阳活动的十一年周期可能是近现代才形成的短暂现象。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指出在这一时段内,中国并无目视黑子记录的存在。

这一论断不仅在国际太阳物理学界激起了广泛讨论,也激发了中国科学家对该领域的深入参与和积极贡献。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详尽梳理与分析,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扎实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根据目前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艾迪所提及的时段内,特别是1645年至1670年间,中、朝两国共有15条黑子记录被发现,这一数字实际上超过了历史平均水平。研究还指出蒙德极小期的实际时间跨度应为1670年至1730年。在此期间,尽管太阳活动处于极低水平,但并未完全停止,并且仍然呈现出十一年周期的基本规律。

进一步的研究还揭示,通过中国和东亚各国的黑子和极光记录,可以将12世纪以来的太阳活动划分为几个特征鲜明的阶段。这些阶段包括12世纪极大期(1110年至1210年)、宋元极小期(1280年至1360年)、明初极大期(1360年至1390年)、15世纪极小期(1420年至1510年)、17世纪极大期(1590年至1670年)、18世纪极小期(即蒙德极小期,1670年至1730年)以及19世纪极大期(1835年至1885年)。

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涉及到了其他领域。俄罗斯学者通过冰川和树木化石的碳14分析,重构了万年来的太阳活动状况。国外学者已将这一研究成果与中国古代的黑子记录进行了比对,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些显著的相互符合的极大期和极小期,例如8世纪的唐代极小期。这一发现再次证明了中国古代黑子记录在人类探索太阳活动历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和独特价值。

围绕艾迪“蒙德极小期”理论的争议不仅推动了太阳物理学界对相关历史时段太阳活动的深入研究,还促进了国际间科研合作,特别是中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积极参与和卓越贡献。中国古代黑子记录作为研究太阳活动的重要工具,将继续在国际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