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浪潮的涌动下,2024科学智能峰会于北京海淀圆满落幕,汇聚了众多顶尖学者与行业精英,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中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海淀,这一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高地,再次以开放的姿态引领着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作为本次峰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人工智能在物理、化学、材料研究及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全方位革新成为热议焦点。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锦分享了AI如何助力材料研究范式的变革,通过开源模型、自动化实验平台及数字化研究等手段,显著缩短了研发周期,实现了材料性能的按需定制。同时,龚新高院士探讨了AI物理与材料逆向设计的最新进展,分析了AI在生命科学领域成功的关键要素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构建多模态跨层次生命科学大模型的愿景。
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张林峰则聚焦于“AI for Science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与实践”,强调了AI在科学研究、产业连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三大价值方向。他通过实例展示了AI大模型在高压高温超导及生物大数据领域的应用成果,揭示了AI技术对于推动科学研究与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
海淀,作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领跑者,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旨在构建良好的人工智能生态,助力企业快速发展。从《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到《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再到《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及《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这些政策涵盖了算力基础支撑、技术创新、数据开放共享、应用场景建设等多个方面,为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尤为海淀为鼓励大模型的开发与训练,特别推出了高达1000万元的算力补贴政策。根据《2024年中关村科学城大模型算力补贴专项申报指南》,对技术创新性强、应用生态丰富的大模型项目,将给予最高30%的算力合同金额补贴,最高可达1000万元。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算力成本,更激发了行业对于大模型研发的热情,推动了AI技术的持续创新与突破。
在政策的引导下,海淀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日益活跃,吸引了众多领军企业及创新企业的集聚。目前,海淀已拥有AI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14家、新型研发机构3家,人工智能学者1.23万人,AI2000全球顶尖学者101人,以及包括百度、旷视、第四范式等在内的13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涵盖了从基础层到技术层再到应用层的全产业链。这些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构成了海淀独特的产业创新生态,为人工智能与算力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海淀不仅在政策创新上走在全国前列,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AI技术的落地应用。通过发布“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首批开放场景”榜单,深入挖掘场景需求,促进供需对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些举措不仅加速了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步伐,更为海淀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海淀,这座承载着科技梦想与创新激情的城市,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随着政策的持续深化与产业的不断发展,海淀将继续巩固其在全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为人类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