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动漫电影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创新引领,科技报国之路

2024-11-18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植物科学、昆虫科学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科研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24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时,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整合了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和上海昆虫研究所,成立了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这一举措旨在发挥上海研究机构的综合优势,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命科学研究基地。

进入21世纪,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抓住国家科技发展的历史机遇,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2008年,成立了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14年,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进一步明确了战略定位,致力于植物生命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研究,成为首批正式运行的“四类机构”之一。2019年,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获得国家事业法人资格,步入了更加宽广和快速发展的新征程。

在科研创新方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心在植物遗传、代谢、发育、生理及其与环境互作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并荣获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项。中心还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抢抓发展机遇,重塑科研布局。近年来,中心获批筹建了“植物高效碳汇”和“植物性状形成与塑造”两个重点实验室,初步构建了建制化科研组织模式。这些实验室面向国家“双碳”及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解决植物科学领域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与高质量科技创新的协同联动发展。

在学科建设方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发挥植物科学、昆虫科学和合成生物学“三位一体”的优势。中心在植物营养与逆境生物学、光合作用科学、共生与生物固氮、植物激素与发育生物学、作物功能基因组学、植物次生代谢与植物免疫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在光合作用科学领域,中心科学家为诺贝尔奖成果提供了首个实验论证;在共生与生物固氮领域,中心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瞩目。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还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中心围绕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坚持需求导向,面向全球招募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和顶尖科学家。同时,中心不断完善科研育人长效机制,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在平台建设方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统筹推进各类重要支撑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配置和力量组织。中心的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人工气候室、作物栽培与育种基地等平台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心还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等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植物和微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还主办了英文学术期刊《Molecular Plant》和《Plant Communications》,这些期刊在植物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中,《Molecular Plant》的SCI影响因子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为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在科研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中心将继续秉持“创新科技、报国为民”的宗旨,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突破前沿理论与技术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