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枚4米级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
2024年11月30日晚,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承载着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03星,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了发射任务。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火箭全长62米,起飞质量达到430吨,采用两级最简构型和4米级单芯级设计。一级配备四台推力为1250千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则配备两台推力为180千牛的同类发动机。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12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6吨,是我国目前运力最强的两级单芯级火箭。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在长征系列火箭中首次采用了4米级箭体直径,这一设计不仅实现了大直径、大推力、高面推比,还显著提升了火箭的性能,使其达到了国际主流水平。火箭在研制过程中,突破了一系列新技术,包括健康诊断管理、牵制释放、与液氧相容的冷氦增压技术、铝锂合金贮箱以及全三平无人值守等,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便捷性,还引领了我国下一代运载火箭的技术发展。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采用了新研发的4米级直径箭体,与传统3.35米直径的运载火箭相比,推进剂装填量提升了30%,推力性能提升了108%。火箭还首次在国内应用了与液氧相容的冷氦直接增压技术,大幅减少了增压气瓶的数量,提高了储气效率,进一步减轻了增压输送系统的质量,优化了火箭的总装布局,缩短了总装周期。
在提升火箭运载能力的同时,长征十二号还注重智能化和自主性的发展。火箭采用了新研发的牵制释放系统,实现了国内首次工程应用。在火箭点火起飞前,牵制释放系统将其系留在发射台上,确保火箭在诊断点火工作正常后顺利起飞。发射升空后,智能健康诊断系统将对火箭进行实时“体检”,监测和诊断火箭的状态信息,一旦发现故障,即可进行故障隔离,并重新规划飞行任务,确保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的4米级直径箭体设计,使其具备了执行多任务的能力,可适应国内各大发射场。同时,火箭还支持“一平两垂”和“三平”两种测发模式,通过采用“水平运输、垂直总装、垂直测试”或“水平组装、水平测试、水平转运”的发射模式,简化了测发流程,减少了发射区占位时间,大幅缩短了发射周期。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不仅为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实现航天强国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