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人类进化的终极形态时,一个有趣的类比是将这一进程与物理学中的牛顿定律相提并论。正如牛顿定律在描述宏观低速物体运动规律时具有局限性,达尔文的进化论在解释碳基生命的演化路径时,也并未涵盖人为基因改造和意识永久化乃至形态虚化等高级进化阶段。
有观点认为,人类进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意识的永久化和形态的虚化,这一设想在诸多神话传说中也有所体现,如“成神”的概念。这一过程被划分为四个阶段:生物学进化、基因时代、意识永久化以及形态虚化。
在生物学进化阶段,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占据主导地位。基因突变与环境筛选共同作用下,地球上诞生了多种多样的生物。然而,随着智慧生物的出现,尤其是人类掌握了更高的生产力和自然改造能力后,“人工选择”逐渐取代了自然选择的主导地位。例如,家畜家禽的驯化以及人类体型的变化,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飞速发展,人类开始掌握基因改造技术。从基因测序到基因编辑,再到人工合成基因创造生命体,这标志着基因时代的到来。中国科学家对人类胚胎进行定向改良以预防HIV病毒感染,就是这一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人机互联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脑机接口和碳基器官工程化技术的发展,不仅增强了人类的智力和运动能力,还显著延长了人类预期寿命。
随后,人类将迈入意识永久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类的意识将不再受限于生物大脑,而是可以转移到硅基信息运算存储载体上,实现意识的永生。然而,这一技术的实现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自主意识的转移机制、复制存储等。尽管如此,一旦这些技术得以突破,人类将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永生。
最终,人类将进化到形态虚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类将摆脱对物质载体的依赖,掌握宇宙中的基础规则和定律,能够控制和运用能量与物质。这种虚化状态可能表现为掌握星系、能量场甚至超越人类认知的某种形态。此时的人类将拥有创造世界、文明乃至宇宙的能力,实现道教传说中的“天人合一”。
然而,在追求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也面临着诸多威胁。宇宙灾难、战争以及人为失误都可能阻碍甚至终止人类的进化进程。尽管如此,人类对于进化的追求从未停止。正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样,人类对于进化的渴望也将推动人类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