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迎来科学与应用双丰收——《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
在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两周年的前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揭晓了两年来空间站在科研与应用领域的辉煌成就。近日,该办公室公开发布了《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系统性地展示了中国空间站的科研实力与应用成果。
自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宣告建成以来,我国已成功完成了4次载人飞行、3次货运补给、4次飞船返回任务,共有5个航天员乘组、15人次在轨长期驻留。航天员们累计进行了10次出舱活动,多次应用载荷出舱,并开展了舱外维修任务,期间刷新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的世界纪录。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显著。
凭借长期微重力、宇宙辐射等独特环境条件,结合航天员亲身参与、天地往返运输等优势,中国空间站已成为一座宝贵的“国家太空实验室”。《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12月1日,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实施了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了近2吨科学物资,下行了近百种实验样品,获取的科学数据超过300TB。
在这些项目中,涵盖了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68项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领域的项目,69项微重力物理领域项目,44项空间新技术与应用领域项目。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空间站取得了多项“国际首次”的开创性成果,如首次在空间获得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种质资源,首次实现空间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前体细胞,首次实现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冷原子干涉陀螺等。
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领域,中国空间站实现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育,成功获得的空间发育水稻和再生稻新种质资源,在返回地面后已成功实现大田种植。这一研究为未来载人深空探测中粮食的原位生产提供了实验证据和理论基础。空间站还开展了水生生态系统在轨稳定运行及斑马鱼培养,获得了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的最长国际纪录,为未来构建空间生态系统提供了生物元件。
在微重力物理领域,中国空间站在金属及难熔合金凝固机理方面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在空间制备出了性能更优的新型红外探测器材料,验证了抗空间辐射高性能材料等,为地面材料制备提供了指导。在空间新技术与应用领域,中国空间站开展了国产高性能电子元器件和传感器等空间效应机理研究,实现了斯特林热电转换技术首次在轨验证应用,建立了国际首个高通量在轨微生物腐蚀试验装置等。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空间科学与应用的发展,还部分实现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例如,针对长期失重导致的骨丢失难题,项目团队自主研发的骨丢失对抗技术已成为空间飞行任务的防护措施,对地面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等人群的辅助治疗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同时,穿戴式穴位刺激服及便携式穴位刺激装置等也已成为空间飞行任务防护措施的组成部分,对地面心血管疾病、衰老退行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顾逸东表示,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将在今后10-15年的运营中开展千余项研究,并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和国际合作。未来,中国空间站将持续深化基础生物学、生物技术及转化、生命生态等领域的研究,重点部署哺乳动物太空孕育、密闭生命生态等方向;在微重力物理科学领域,将持续开展金属和合金微观组织及宏观性能调控机理研究;在空间新技术与应用领域,将重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创新航天应用为驱动,持续开展前瞻性空间应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