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孩子学习动力的话题在家庭教育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位家长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调整教育方式,成功激发了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这一经历为众多面临同样挑战的家庭提供了宝贵启示。
据这位家长介绍,她的儿子冬冬目前是一名初二学生,成绩优异,稳居班级前列。然而,在几年前,冬冬的学习状态却截然不同,经常拖延作业,成绩徘徊在班级中下游。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家长在教育策略上的深刻调整所带来的结果。
首先,家长意识到“催促”不仅无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反而破坏了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她回忆起,过去每当冬冬写作业时,总是找各种理由拖延,如喝水、上厕所等。家长的频繁催促和批评,反而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后来,家长决定改变策略,与冬冬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剩余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这一改变显著提升了冬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其次,家长认识到“否定”对孩子自信心的巨大打击。过去,每当冬冬犯错或成绩不佳时,家长总是严厉批评,导致孩子越来越沉默,对学习失去兴趣。心理学专家指出,持续否定会让孩子形成自我价值感低下的心理,从而抑制内驱力的形成。这位家长后来选择用鼓励和信任代替批评,每当冬冬克服困难或取得进步时,都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表扬。这种正面激励逐渐增强了冬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家长还反思了“学业至上”观念对孩子自我价值的抹杀。她曾一度认为学习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剥夺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然而,这种高强度的功利性教育不仅摧毁了孩子的自我价值,还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后来,家长决定给予冬冬更多的尊重和自由,鼓励他追求自己的兴趣。这种改变让冬冬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学习劲头十足。
家长还分享了一个具体案例,说明兴趣对孩子学习动力的巨大影响。她认识的一个初二女生,从小热爱生物学,喜欢观看BBC纪录片和尸检报告。这种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激发了女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她对即将到来的生物课充满期待。这种内在动力让女生在学习上表现出色,持续精进。
这位家长的分享引起了广泛共鸣。许多家长表示,她们也曾陷入类似的困境,但通过调整教育方式,成功激发了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她们认为,真正的教育不是强迫孩子学习,而是引导他们发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从而自发地、持续地努力。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的内驱力是学习的关键。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和学习。同时,家长还应该用鼓励和信任代替批评和否定,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