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游戏圈内的热门话题聚焦于《万物契约》工作室的裁员风波。多家游戏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游戏媒体“竞核”透露,该工作室已从原先的120多人大幅缩减至仅剩20人左右。然而,另一家媒体“手游那点事”在联系官方后,对此消息进行了辟谣,表示裁撤人数达90%以上的说法不实。同时,笔者也向叠纸公司求证,得到的答复是“没有全裁这么夸张”。尽管各方说法不一,但即便按照“竞核”的极端值计算,裁撤人员也并未达到90%以上。
《万物契约》的开发团队TiosWorks工作室,曾以《帕斯卡契约》这款魂类动作游戏在Steam平台上收获了好评。该工作室原隶属于巨人网络,后在2021年转投叠纸旗下。传闻称,叠纸曾向TiosWorks展示了《百面千相》的游戏demo,以展现其制作硬核游戏的决心,从而成功吸引了杨洋团队的加入。
杨洋曾在公开场合对抽卡机制表示过强烈的不满。在《万物契约》亮相于2024年北京游戏展会时,面对主持人关于角色获取方式的提问,他直言不讳地表示:“恶心的东西绝对不碰!我们的角色绝不抽卡!绝不卖数值!”然而,随着游戏行业的发展,这些曾经坚定的承诺似乎正在变得模糊。
近年来,不少游戏都曾宣称不卖数值,但最终却纷纷食言。《逆水寒》、《燕云十六声》等游戏都曾有过类似的承诺,但最终都未能坚守。即便是被寄予厚望的《无限暖暖》,其服装也未能完全摆脱数值和机制的束缚。这种现象让玩家对游戏行业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回顾游戏行业的发展历程,免费网络游戏曾一度大行其道。在游戏机禁令、盗版游戏横行等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游戏免费、道具收费”的商业模式迅速崛起。然而,这种商业模式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网络游戏逐渐从售卖“内容”转变为售卖付费者的“特权”,充值越多便能获得越多的特权和关注。
面对这样的行业现状,杨洋的粗话无疑触动了不少玩家的心弦。他的言论让人想起了冯骥在2007年撰写的文章《谁谋杀了我们的游戏?》。在这篇文章中,冯骥对网络游戏产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他坦言,自己每天都在琢磨如何让玩家沉迷、如何刺激玩家消费等命题,而这些都源于资本的驱使。
如今,《万物契约》在经历大规模裁员后,叠纸公司表示将给予团队半年时间进行调整。如果测试数据不理想,将可能迎来新的变革。叠纸还透露,团队将全力投入高品质单机游戏开发的赛道。对于《万物契约》能否在半年内逆袭成功,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