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行业步入回暖期,盈利与业务创新并进
近期,互联网医疗行业再度成为市场焦点,多家企业相继宣布IPO成功或完成大额融资,标志着该行业在经历了数年的探索与挑战后,正迎来新的发展春天。在政策红利逐渐消退的背景下,实现自我造血和盈利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据最新财务数据显示,在过去半年内披露业绩的9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中,已有5家实现盈利,以经调整净利润计算。对于尚未盈利的企业而言,其亏损幅度也在显著收窄,相较于过去每年数亿甚至十多亿元的“烧钱”模式,当前状况已有大幅改善。这些企业正逐步聚焦于核心业务,剥离低协同性、低毛利率的业务板块,以优化整体运营。
在医药零售市场,随着O2O医保购药扩面、线上医保购药比价、集采药品进药店等政策的推进,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患者获取药品信息的渠道更加透明,价格竞争愈发激烈。对于医药电商平台和其他零售企业而言,价格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竞争焦点。然而,实物产品作为医疗健康需求的一部分,其收入在平台上仍将占据较大比例。因此,开拓非医药零售业务、建立差异化服务模式成为行业的新任务。
线下渠道和居家场景已成为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战场。互联网医疗平台在积累线上服务经验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线下服务,以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京东健康完善了396项检验检测库,其中147项支持上门检测,几乎覆盖门急诊70%的项目。智云健康、方舟健客和健康之路等企业也在运用自身资源,与药械企业合作,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当前,互联网医疗平台已成为连接院外服务和医疗健康产品的枢纽,加深了医护、药械、保险等产业参与方的协作。随着头部企业盈利能力的显现和业务结构的优化,互联网医疗行业在商业价值层面正渐入佳境。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服务的推出和市场需求的释放,该行业有望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