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风云突变,巴菲特美妆股投资遭遇滑铁卢
近期,华尔街投资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股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美妆股领域遭遇重大挫折。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重仓的某国际美妆巨头股价单日暴跌15%,市值损失之大,足以购买整个法国香水产业,这一幕让人瞠目结舌。
Z世代“起义”,美妆巨头失宠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股价暴跌的导火索是Z世代的集体“起义”。财报数据显示,该美妆品牌18-24岁用户占比在三年内急剧下降22%。00后们在TikTok上发起贵妇霜平替挑战,揭露高价面霜的廉价配方,甚至有美妆博主利用AI技术生成“大牌平替指南”,导致品牌天猫旗舰店流量大幅下滑。高单价产品线销售额同比暴跌28%,小红书上关于该品牌的负面笔记激增470%,关键词“智商税”出现频率高达12万次。
巴菲特“误判”,价值投资理念受挫
巴菲特曾凭借“口红效应”理论对该美妆品牌重仓下注,然而,2024年的年轻消费者却更加注重产品成分。伯克希尔内部文件显示,其持仓逻辑基于“女性宁愿减少食品消费也要购买眼霜”的观念,然而现实却是消费者开始青睐性价比更高的药妆品牌。与此同时,竞品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资生堂等纷纷加大科技创新和营销力度,而巴菲特持仓的美妆品牌却仍坚守传统百货专柜渠道,其最新战略甚至包括向VIP客户赠送镀金挖勺,这一举措在现代消费者眼中显得格格不入。
供应链危机,中国代工厂“反水”
该美妆品牌还面临着供应链危机。长三角某代工厂负责人透露,国际大牌在成本控制上极为苛刻,同一生产线上,国货的加工费远高于洋品牌。结果,这些代工厂纷纷转型做自有品牌,并在抖音直播间直接展示对比图,以更低的价格提供相同品质的产品。原料端、包材端和物流端也相继传来不利消息,透明质酸价格上涨、玻璃厂集体涨价以及欧洲线运费暴涨等问题,使得该美妆品牌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
对冲基金“围猎”,股价雪上加霜
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们嗅到了机会,纷纷布局做空该美妆品牌。香橼资本发布了长达98页的做空报告,揭露其研发费用低于明星代言费;桥水基金则大举买入PUT期权,押注股价将在三个月内再跌40%;量化巨头则利用AI技术抓取小红书上的差评生成做空信号。更有对冲基金雇佣网红素颜出镜吐槽产品,进一步打击了品牌形象。
巴菲特“补妆”,价值投资者寻求出路
面对困境,价值投资者们开始寻求出路。一些投资者建议,该美妆品牌应迅速收购本土药妆品牌,以更低的价格提供类似产品;同时,还可以尝试玄学营销,如联名寺庙推出“开光精华”,利用AI和尚进行直播带货。将研发实验室迁至成本更低的地区,如广州,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这一系列举措被看作是巴菲特在美妆股领域的“补妆”行动。
股神巴菲特的投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次美妆股的投资挫折也给他上了一课。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价值投资也需要与时俱进,学会“一键美颜”,才能应对来自Z世代和供应链等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