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浙大天才梁文锋与他的DeepSeek:我们教育体系中缺失的创新勇气?

2025-02-09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标题:浙大天才梁文锋与他的DeepSeek团队:中国教育的一次反思

在2024年末,一位名叫梁文锋的85后青年科技创业者迅速走红,成为中国科技界的新星。作为AI初创企业DeepSeek的掌舵人,他罕见地出席了一场国家级高端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其发言的照片迅速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

梁文锋,这位被誉为“浙大天才”的青年,带领DeepSeek团队开发出的大模型“DeepSeek-V3”震惊了硅谷,被海外媒体称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DeepSeek-V3的综合性能已逼近GPT-4,但其成本仅为后者的二十分之一,且仅使用了2048张H100 GPU集群,耗时53天便完成了相关任务。

DeepSeek团队的核心成员主要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顶尖高校的“学术深耕者”,他们来自浙大、中科大等国内高校的AI实验室,在自然语言处理、强化学习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另一类是产业界的“技术实用派”,包括从华为、阿里转型而来的工程师,擅长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工业级应用。

梁文锋的创业经历和教育背景同样引人注目。他17岁考入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经常沉浸在实验室中研究机器视觉,甚至自费购买零件来组装设备。他的毕业论文聚焦于低成本摄像机的算法优化,在那个大模型尚未问世的时代,他已经通过自学成为了一位“建模达人”。

在DeepSeek的开发者大会上,梁文锋深情地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观念。他表示,自己的父亲是一名小镇上的数学老师,从不关心他的考试排名,只关心他“今天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对解题本能的呵护,成为了他后来敢于踏入技术无人区、挑战未知的底气。

梁文锋还指出,中国在教育领域存在一种“不敢”的基因,这种基因正在从商业领域渗透到教育领域。他回忆道,在一次旁听上海某学校的“AI创新课”时,看到当学生试图修改代码时,老师立刻制止,说:“你们会搞坏系统的!照着教材调用API就行。”而与此同时,在美国MIT媒体实验室里,学生被鼓励拆解GPT-4的代码。

DeepSeek团队的文化也体现了对创新和失败的包容。他们有一条颠覆常识的规则:所有失败的实验都必须产出两份宝贵资产——一份供内部参考的技术报告,以及一份面向全球开发者、可供复用的开源指南。这种对错误的宽容和利用,正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梁文锋和DeepSeek的成功,不仅为中国AI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引发了对中国教育体系的深刻反思。真正的教育,应该鼓励孩子们敢于尝试、敢于创新,而不是仅仅追求考试成绩和名校录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像梁文锋这样的创新人才,推动中国科技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