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假步入尾声,家长们纷纷关心起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往,网络上寻找“代写”服务的现象屡见不鲜,但今年的情况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近期,不少中小学生开始利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应用来辅助完成作业,一时间,“AI成作业神器”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位来自武汉汉口的黄女士惊讶地发现,她三年级的儿子竟然利用AI快速生成作文并直接抄写。无独有偶,许多学生也将数学难题交给AI解答,获得了详尽的答案。
一位南京高一学生小王在面对“AI时代”主题作文时,也借助DeepSeek获得了写作思路的启发。然而,这一现象引发了家长和教育专家的担忧。他们担心孩子们过度依赖AI会导致思维能力退化,面临开放性问题时缺乏主动性和深度思考。
教育专家指出,学生在学习成长阶段应培养的是思维方式和逻辑建构能力,而非简单获取答案。过度使用AI完成作业,看似高效,实则偏离了教育的初衷,可能让学生养成惰性,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这一现象,教师们也有自己的看法。武汉市一初学苑学校的语文教师吴丹表示,老师能够通过作业的风格和水平判断出是否为AI完成。她认为,AI生成的文章往往结构雷同,语言成人化,缺乏学生的个性和灵性。
武汉经济开发区神龙小学的教师陈浩则强调,完成作业的态度比完成作业本身更重要。他认为,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不应仅视为应付老师的任务。如果使用AI完成作业,学生可能会错过老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尽管如此,家长们和教师们也不必将AI视为洪水猛兽。他们应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和使用AI科技,让AI成为启发认知的有效工具,鼓励孩子在深度思考与创新实践中成长。吴丹建议,家长发现孩子使用AI时应先表扬其善于利用工具,再引导其理解AI只是辅助工具,不能替代人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
一位多年从事高中数学教育的武老师通过实验发现,DeepSeek在解答复杂数学题时虽然能给出答案,但存在逻辑漏洞。他认为,作业和考试应更注重考察学生的推理能力和严谨性,即使借助AI,学生也需要通过独立思考去理解和完善答案。
关于DeepSeek在中小学生作业中的角色,社会各界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使用工具是进步,也有人认为依赖AI完成作业不如不做,担心考试时学生会手足无措。还有人主张,应将AI视为老师,引导其启发孩子的思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