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万达风云再起:王健林父子股权冻结,债务危机何解?

2025-02-15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近期,中国商界巨头万达集团及其创始人王健林父子再度成为舆论焦点,起因是一则关于其股权被冻结的消息。

据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法院的最新裁定,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遭遇冻结,其中王健林所持有的7702.8万元股权被波及,冻结期限自2025年2月11日延续至2027年2月10日。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为7860万元,王健林持股98%,其子王思聪持股2%。此次股权冻结无疑为已经深陷债务泥潭的万达集团再添重负。

追溯万达集团债务危机的根源,上市对赌协议的失败成为了引爆危机的关键。2018年与2021年,万达与多家投资机构签订了上市对赌协议,规定若珠海万达商管未能在2023年底前成功上市,万达需回购股份并支付高额利息。然而,珠海万达商管的四次港股IPO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最终触发了对赌条款。根据协议,万达需支付本金及8%的年息,总额可能超过400亿元。这一巨大的财务压力导致万达现金流严重紧张,迫使集团采取一系列资产出售措施。

为应对380亿元的回购危机,万达与太盟投资等机构达成了新协议,通过“赎回后再投资”的方式暂时缓解了压力,但代价是万达商管的持股比例大幅下降,从约70%降至40%,失去了绝对控制权。这一变化意味着万达核心资产的控制权和未来收益权被大幅削弱。

自2023年起,万达开始大规模出售资产,包括26座万达广场及万达电影等优质资产,以换取急需的资金。虽然短期内为万达带来了现金流,但长期来看,这可能对万达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造成不利影响。对赌协议违约后,多家投资者向万达追债,引发了法律纠纷,进一步加剧了万达的财务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权冻结并非孤立事件。此前,法院已裁定冻结王健林等约19.5亿元的银行存款或等值财产,显示出万达集团可能面临更大规模的债务诉讼。面对日益严峻的债务压力,万达自2023年起加速转型轻资产模式,持续出售核心资产以缓解流动性危机。据不完全统计,仅2025年初一个多月,坤华股权投资(新华保险控股)已收购宣城、铜陵等5座万达广场,险资成为万达资产出售的主要接盘方。

回顾王健林的创业历程,这位商界传奇人物曾展现出非凡的前瞻性和胆识。从接手负债累累的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到创立万达集团并创新商业地产开发模式,王健林一路高歌猛进,将万达集团打造成为总资产数千亿元的商业帝国。然而,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政策收紧和高杠杆扩张模式的弊端显现,万达集团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在2017年,面对资金链紧绷的局势,王健林果断采取了战略调整,将旗下文化旅游项目和酒店以优惠条件转让给融创和富力,以此缓解资金压力。此番举措不仅让万达在随后的房地产市场中稳住阵脚,还使其避开了恒大等房企相继爆雷的债务危机。

然而,此次股权冻结事件再次将万达集团的债务危机推向风口浪尖。尽管万达采取了多项措施应对,但能否成功走出困境,仍需观察其战略执行的效率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时,王思聪在此次事件中的角色也引发了公众关注,其近期在日本的行为与其父的危机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关于家族企业接班责任的讨论。

万达集团的债务危机再次为行业敲响警钟,高杠杆扩张模式已不可持续,轻资产运营与风险管控能力将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未来,万达集团将如何调整战略,重拾市场信心,将是业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