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领域的激烈竞争中,腾讯以其独特的策略悄然崛起,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随着DeepSeek的崛起,模型与服务的过剩问题愈发凸显,而腾讯所拥有的流量、应用场景及服务生态,正逐渐显现出前所未有的价值。
腾讯在电竞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其在AI时代的布局提供了宝贵借鉴。这家国内电竞巨头从不急于冲锋陷阵,而是擅长在关键时刻精准出手,成为战局的最终“收割者”。无论是游戏直播、网文领域还是大逃杀游戏的兴起,腾讯总能后来居上,成为最大赢家。
在AI浪潮中,腾讯同样采取了稳健的策略。当百度等互联网大厂纷纷推出LLM产品时,腾讯似乎显得行动迟缓。腾讯“二把手”刘炽平在财报会议上坦言,腾讯更注重基础建设,而非盲目追求速度。马化腾也多次强调,不愿急于推出“半成品”。
直到2023年9月,腾讯的混元大模型才姗姗来迟,且初期仅通过腾讯云向产业开放。然而,这种谨慎并未影响腾讯在AI领域的地位。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模型层面的竞争格局发生巨变,腾讯的流量优势愈发凸显。微信宣布接入DeepSeek后,市场反应热烈,腾讯股价应声大涨。
腾讯的打法历来以稳健著称,其优势并非开拓新兴市场,而是善于在观望中寻找最佳时机。这种策略在游戏业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腾讯总能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后手进场收割。在AI领域,腾讯同样展现出了极强的“收割能力”,即便布局缓慢,也无人敢小觑其影响力。
与腾讯的稳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度的激进。百度早早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并在AI领域广泛布局,涉及芯片、模型、应用等多个层面。然而,在LLM领域,早并不意味着就能成为赢家。DeepSeek的出现,让包括文心大模型在内的国产自研大模型面临重新评估的尴尬境地。百度不得不调整策略,全面接入DeepSeek,以求在AI领域保持竞争力。
腾讯在AI领域的投入相对克制,但其研发实力不容小觑。虽然腾讯在AI研发上的投入不及百度等大厂,但其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相对较低,整体费用支出可控。随着DeepSeek的崛起,大厂们的很多模型研发成果已经失去原有价值,而腾讯在模型层的不紧不慢,反倒使其有机会与百度等大厂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腾讯在AI领域的优势,更多体现在其庞大的用户量、聊天内容及服务生态上。微信作为腾讯的核心产品,拥有超过十亿用户,这为腾讯AI在更广大市场尤其是下沉市场的推广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优势。微信的聊天、公众号、视频号、生活服务等功能与AI技术的结合,将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体验。
谷歌AI助手Gemini的成功整合,为腾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当用户询问餐厅推荐时,Gemini能整合谷歌地图信息给出答案,还能通过Youtube视频提供直观参考。腾讯同样可以将AI技术与其丰富的生态资源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在C端市场,腾讯面临来自字节跳动、百度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然而,凭借微信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独特的生态优势,腾讯仍有望在AI领域脱颖而出。在B端市场,虽然腾讯的市场份额不及阿里云等竞争对手,但其对AI技术的重视和投入将为其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腾讯所拥有的流量、应用场景及服务生态将成为其最宝贵的资源。在AI领域,腾讯正以其独特的策略和优势,悄然崛起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