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游戏市场的浩瀚星空中,Steam犹如一颗璀璨的恒星,以其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引领着数字游戏分销的潮流。历经二十余载,Steam几乎难寻敌手,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回溯往昔,众多游戏巨头曾试图挑战Steam的霸主地位,育碧、EA、Epic等纷纷推出自家平台,却未能撼动Steam的根基。时至今日,Steam在游戏分销领域的领导地位依然坚不可摧。
在这诸多挑战者中,亚马逊的败北尤为引人注目。这家成立于1994年的消费与科技公司,业务涵盖电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其电商平台和影视剧集广为人知。然而,在游戏分销领域,亚马逊的尝试却以失败告终。
近期,亚马逊前副总裁Ethan Evans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篇长文,揭示了亚马逊与Steam竞争背后的故事。Ethan Evans在亚马逊任职超过十五年,曾负责Twitch商务和亚马逊游戏业务。他提到,亚马逊曾试图利用收购的直播平台Twitch来推动自家游戏平台的发展,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Ethan Evans指出,亚马逊低估了消费者选择Steam的原因。Steam不仅整合了商店、社交网络、游戏库和成就系统,而且用户体验极佳。亚马逊认为规模和可见度足以吸引客户,却忽视了用户习惯的力量。在大力推行解决方案前,亚马逊没有仔细验证猜想,导致最终失败。
事实上,这些原因也适用于所有试图挑战Steam的游戏平台。尽管这些后来者拥有各自的亮点,但难以改变玩家多年养成的游戏习惯。即便是Epic,自2018年以来通过赠送游戏吸引用户,也未能达到预想中的高度。
Steam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强大的用户粘性,更在于平台本身的不断进步。除了Ethan Evans提到的功能外,Steam还能识别中文游戏名、允许玩家自由打分、让玩家直观了解游戏信息,这些都是其他平台难以企及的。目前,Steam的最高同时在线玩家数已达到3700万,其他平台想要“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愈发渺茫。
不知各位玩家,最初选择Steam的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