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游戏《宝可梦》维权案成功调解,侵权手游下架并赔偿巨额费用
近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备受瞩目的游戏著作权纠纷案。该案涉及知名游戏《宝可梦》与手游《口袋妖怪:复刻》之间的侵权争议,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为这场长达数年的法律战画上了句号。
据悉,《口袋妖怪:复刻》自2015年7月起由广州麦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霍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线运营,游戏中大量使用了《宝可梦》的设计元素。2021年12月,日本株式会社宝可梦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对方侵犯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法院一审判决原告胜诉,被告公司需赔偿人民币1.07亿元。被告公司不服判决,随后向广东高院提出上诉。
经过广东高院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被告公司公开发布道歉声明,承诺在今后的运营中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不再侵犯《宝可梦》游戏及其权利人的相关权益。目前,协议内容已全部履行,《口袋妖怪:复刻》游戏已全面下架并停运。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近日也公布了一起游戏公司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处罚的案例。南京市某游戏公司为推广其运营的游戏,在抖音平台上发布了含有虚假内容的视频广告,包括不实的首充赠送活动和登录赠送奖励等。经秦淮区市场监管局调查,该游戏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最终被处以13658.58元的罚款。
该案例再次提醒游戏公司在宣传推广时应确保内容的真实性,明确标注活动细节,并及时回应消费者的反馈,以避免因虚假宣传而引发的法律风险。
与此同时,国家网信办近期也查处了一批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违规App,其中包括多款游戏应用。部分游戏因隐私政策无法打开或无用户账号注销功能等问题被予以下架或限期整改处置。这一行动再次强调了游戏公司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合规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游戏公司应确保在游戏内显著位置设置清晰的注销入口,且注销功能应有效且不得设置不必要或不合理条件。同时,游戏公司应在法定或承诺时限内完成账号注销,以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这一系列事件再次为游戏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游戏公司应更加重视原创力和合规性,以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