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日活突破十亿大关,引领大众步入AI新纪元。近日,腾讯AI助手“元宝”迎来重大革新,宣布同时兼容混元和DeepSeek两大模型,用户可在两者之间自由切换。此举标志着腾讯成为业内首家将DeepSeek融入核心产品的公司,引领了大厂在AI大模型时代的开放潮流。
紧随其后,腾讯旗下企业微信及热门手游《和平精英》也宣布接入DeepSeek。这一系列动作,无疑是大厂边界逐渐消融,走向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重要信号。
DeepSeek正成为大厂的新宠,其影响力已远远超出腾讯范畴。百度宣布,旗下搜索及文心智能体平台将全面接入DeepSeek,用户可在站内随时调用。据不完全统计,包括百度、腾讯、字节、阿里、华为、京东等在内的主流大厂,均已在自家体系中融合DeepSeek,其影响力已渗透到汽车、能源、金融、云、通讯等多个领域。
大厂们为何纷纷拥抱DeepSeek?首要原因在于,DeepSeek以开源的方式,为各行业巨头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助力他们打造更趁手的新“武器”,为挖掘潜在价值奠定基础。百度内部人士坦言,好用的大模型自然会受到欢迎,DeepSeek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其次,借助DeepSeek的东风,大厂们能够捕获更多流量和机遇。DeepSeek上线仅20天,日活便突破2000万,应用下载量始终位居中国苹果App Store免费榜前列。其增长势头迅猛,为接入的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流量红利。
资本市场也对“社交+AI”的组合寄予厚望。腾讯股价在DeepSeek接入后大幅上涨,创三年多新高。中信证券认为,中国AI加速迭代,国产大模型和智能云公司将显著受益。互联网超级平台既是AI的重要落地场景,也是智能云和大模型服务的供给方,有望带来价值重估。
然而,尽管大厂们纷纷接入DeepSeek,但与其自研大模型的融合程度仍显不足。腾讯作为接入DeepSeek最全面的玩家,包括微信、企业微信、QQ浏览器等在内的数十款产品均已接入,但体验上仍存在诸多局限。DeepSeek与微信搜索的融合较为匆忙,各项基础功能尚不完善,如缺乏历史记录留存、上下文联动不足等。
同样,百度搜索号称接入DeepSeek满血版,但搜索入口与功能体验未见明显变化。百度自身拥有多种实用功能,如地图、文库等,但接入DeepSeek后,这些功能之间几乎无联动,导致用户无法获得一站式服务体验。
面对DeepSeek的崛起,大厂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OpenAI在推出新模型时,罕见地承认错误,并计划将GPT-5免费开放并走向开源。国内大厂也纷纷调整策略,加大AI研发投入。字节跳动在全员会上坦言面对AI新机遇时缺乏敏感度,将加大投入以追赶。百度则宣布文心大模型4.5将开源,并加速性能升级与成本降低。阿里则继续强化其开源路线,通义千问大模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族群。
在这场AI竞赛中,大厂们虽纷纷拥抱DeepSeek,但并未放弃自研策略。腾讯明确表示,未来在大模型自研上仍将坚持到底。随着大厂们不断加大投入,AI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DeepSeek的崛起无疑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