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军:书法艺术中的自然之美
在书法艺术的浩瀚长河中,前人的智慧与经验犹如璀璨星辰,指引着后来者前行。陈永军,这位生于1974年浙江临海的书法家,以其对自然书写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成为了当代书坛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陈永军深谙书法艺术之精髓在于自然。他引用唐代书法大师孙过庭《书谱》中的“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强调书法创作应追求自然流畅,而非刻意雕琢。数十年间,他浸淫于书法世界,学而思、思而行、行而忖,终悟书法艺术真谛即为自然书写之妙。
在他看来,古代经典法帖是古人将自身学养、性情、感受与心境的综合体现,通过自然而然的书写得以真实反馈和表达。这种自然书写,拒绝设计、做作与效仿,是笔与墨的自然结合,是艺与情的自在流露。魏晋时期的书风,简约玄澹、抽象绝俗,正是自然书写的典范。陈永军认为,二王书风所展现的并非单纯的秀美与妩媚,而是一种和谐从容的浑融之美,与天地相融的自然大美。
近年来,陈永军对魏晋书风进行了深度钻研,并将章草与二王草书有机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书法作品。同时,他还广泛探索宋元代书法,以宋元代技法丰富魏晋书法之表现力,将经典书风融合提炼成为书写习惯,让融合书风更具自然书写的品质与气象。这种探索,因其独特的学书经历与综合积淀,取得了迥然不同的成效。
陈永军强调,学书要法古而不泥古。古人用笔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注重技法细节、线条形状与字势姿态,但具体表现时却需率性挥洒。他从张旭、怀素、黄庭坚、王铎等书法大师中汲取营养,强调用笔手势与古人相合,当手势一致时,用笔方法、毛笔特性与笔画形状自然与古人贴近吻合。这种自然即为笔法,是书法艺术的至高境界。
书法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心灵的抒发。魏晋先贤流传下来的手札,唐宋元明的优秀传世法帖,多以信息互传、情感交流为书写目的,少了些表演性与功利性,多了些艺术性与自然性。陈永军深知书法之“法”源于原始、根于纯粹、美于简约、归于自然。他在羊城这片沃土上勤于砚田,于生活中不断潜心感受,于书友交流中不断锻造理性思维,紧紧抓住“自然而书”的本质核心并坚定追求。
陈永军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委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等,其书法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愿他在自然书写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绽放更加绚烂的艺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