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台青曹景雯:在唐琴“大圣遗音”中寻觅千年古韵

2025-03-02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浙江省博物馆的柔和灯光下,一件珍贵的唐代古琴“大圣遗音琴”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其中,一位身着汉服的年轻女子,正凝神注视着这件古琴,她就是“00后”台青曹景雯。

曹景雯站在展柜前,时而轻抚玻璃,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她深情地说道:“这张‘大圣遗音琴’,是我们古琴人心中的至宝。”她的眼中充满了敬畏与痴迷,仿佛在与古琴进行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曹景雯,这位在杭州长大的女孩,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她的父亲是台湾台北人,而母亲则是杭州本地人。自幼年起,她就对中华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2012年,年仅12岁的她因一曲《鸥鹭忘机》与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有幸成为浙派古琴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郑云飞的弟子。

近日,杭州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这场展览以“茶”为主线,展示了故宫博物院珍藏的114件(套)文物,其中包括书画、器物、贡茶以及古籍善本等。而在这众多文物中,“大圣遗音琴”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

据导览部负责人郭涛介绍,“大圣遗音琴”琴身龙池处的“至德丙申”四字铭文,与安史之乱第二年唐肃宗继位改元至德的历史记载完全吻合。专家推测,这张琴很可能是专为庆贺新皇登基而打造的礼仪乐器。听到这里,曹景雯不禁轻声念起了琴身上的铭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她的思绪仿佛穿越千年,聆听着那悠扬的雅乐。

多年的学琴经历让曹景雯深谙乐器与乐曲是文化的载体、历史的产物。她仔细端详着“大圣遗音琴”的纯金琴徽、玉制轸足等细节,从中解读出唐代斫琴工艺的高超水准。她感慨地说:“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

曹景雯的父亲于1990年从台湾来到大陆创业。在他的支持下,曹景雯在大学阶段就在杭州富阳公望两岸圆缘园内筹建了个人工作室。这个工作室不仅成为了她传播古琴文化的课堂,更成为了两岸青年了解中华文化、体验“曲水流觞”的绝佳场所。

去年暑期,曹景雯以“琴茶雅集”为媒介,邀请了6位台湾大学生来到她的工作室。在10余天的时间里,她手把手地指导他们体验古琴的魅力,帮助他们掌握弹奏技巧。离别时,这些台湾大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演奏出古琴版的《康定情歌》。他们纷纷表示,非常喜欢古琴的音色,希望有机会再深入学习。

除了对古琴的热爱外,曹景雯还对文物保护与修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24年,她选择成为中国美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系的研究生,开始接触南派壁画修复、玉器修复、瓷器金缮等领域。她笑着说:“每件文物都是立体的史书。当我们借助现代科技解码古代工艺时,实则是与无数个‘过去的自己’进行跨时空对话。这种通过文物与古代匠人的对话,让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