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东软集团收购董事长资产引关注,88位“小伙伴”或将受益?

2025-03-08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东软集团拟收购思芮科技,引发市场关注

近期,东软集团(600718.SH)公布了一项重大收购预案,计划通过现金和发行股份的方式,全面收购上海思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芮科技”)100%的股权。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据悉,东软集团作为中国老牌的软件巨头,被誉为“软件第一股”。而思芮科技则是一家专注于数字技术服务、软件解决方案和数字化运营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其客户涵盖了字节跳动、京东集团等知名企业。此次收购被视为东软集团迈向“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

然而,收购预案公布后,东软集团的二级市场反应一度低迷。特别是在复盘后的首个交易日,公司股价跌停,市值出现缩水。尽管随后股价有所回升,但市场对于此次收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

值得注意的是,思芮科技的历史背景与东软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眼查数据显示,思芮科技最初由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通过大连东软思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间接控股。2016年,思芮科技的股权被转让给东软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东软控股。此后,思芮科技又引入了包括天津芮屹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和人瑞人才(6919.HK)在内的外部股东。

对于这一复杂的股权变更过程,市场普遍质疑其背后的动机。为何思芮科技不直接装入上市公司,而是要经过这样一番曲折的转让过程?这背后是否涉及利益输送?这些问题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此表示,思芮科技的控制权原本属于刘积仁,后来转让给东软控股,此次收购明确了上市公司拿下控制权的意愿,旨在通过业务协同发展,谋求更大的利润发展空间。然而,由于具体的财务细节尚未披露,无法完全排除是否涉及利益输送的嫌疑。

著名经济学家 宋清辉

从财务表现来看,思芮科技近年来营收不断增长,但净利润并不稳定。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04亿元、9.42亿元和6.74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977.37万元、6008.85万元和2172.69万元。这一财务状况也成为了市场评估此次收购价值的重要参考。

东软集团近年来也在积极寻求转型,从软件外包商向数字化改造领域进军。公司在智能汽车互联、智慧城市、企业互联等新兴领域持续投入,致力于打造AI赋能的解决方案和数据价值化、服务化的解决方案。此次收购思芮科技,被视为东软集团在智能化转型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东软集团近年来虽然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盈利能力却大起大落。特别是在2022年,公司出现了上市27年来的首次亏损。尽管2024年以来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盈利能力仍未明显改善。

在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东软集团频繁分拆上市寻求融资“补血”。目前,“东软系”在A股和港股分别拥有东软集团、东软教育(9616.HK)和熙康云医院(9686.HK)三家上市公司。还有东软医疗和望海康信等多家子公司处于IPO进程中。

对于此次收购思芮科技,市场普遍认为这将有助于东软集团进一步提升其数字化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然而,收购能否如愿以偿,仍需等待监管机构的批准和市场反应的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