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天娱数科CEO贺晗:具身智能发展需规划,避免企业重复投入

2025-03-10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新一波浪潮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天娱数科首席执行官贺晗就AI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享了他的见解。

今年两会期间,AI、机器人以及具身智能等概念频繁被提及,成为热议话题。贺晗在接受专访时表示,DeepSeek等前沿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加速迈入“高铁时代”,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势头迅猛,模型参数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持续拓展。与此同时,一批具备高质量数据和创新能力的超级企业崭露头角,推动了行业的整体进步。

以深圳为例,该市已率先引入首批AI公务员,这些公务员不仅具备DeepSeek的通用能力,还能根据各部门的具体业务流程进行个性化定制,首批已满足240个业务场景的需求。AI创业公司Monica也推出了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产品Manus,该产品具备自主执行、持续学习和记忆等功能,进一步丰富了AI技术的应用场景。

贺晗强调,AI技术并非简单替代工作岗位,而是重塑了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协作模式。他比喻说,过去人们像是乐队中的“乐手”,未来则将成为“智慧家”;过去是“员工+公司”的模式,未来则将转变为“平台+AI增强的超级个体”。AI将负责执行基础任务,而人类则专注于创新和情感注入,最抢手的人才将是那些能够利用AI创造不可替代价值的人。

在贺晗看来,AI技术不仅不会冲击传统工作岗位,反而将重塑整个就业生态。随着客服、文案等岗位的减少,AI训练师、AI伦理审核、AI设计师等新职业正在兴起,形成了一个更加复杂且多元化的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具身智能作为与大模型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也迎来了加速发展的契机。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已经开始在制造业生产线等场景中发挥作用。据花旗银行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数量将达到6.48亿台。

然而,贺晗也指出了当前具身智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他表示,缺乏算法通用开发平台、通用3D数据平台以及通用标准认证平台是当前制约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现实动态场景中的突发和不可预测因素也增加了技术应用的成本。

针对这些问题,贺晗建议建立国家级具身智能发展规划,并鼓励通用平台的开发,以降低创业和研发门槛。同时,他呼吁加快标准建设,创建生态认证体系,以降低异构系统整合成本。在降低企业技术验证成本方面,他建议建立跨行业测试平台,提供多场景、多任务开放物理测试环境,以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标准化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