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在冲刺美股IPO之际遭遇监管质询。
近日,中国证监会针对霸王茶姬的境外上市备案提出了多项核心问题,主要涉及北京茶姬的股权架构合规性、2023年的异常增资减资行为、外资企业股权交易的公允性以及离岸架构的税收合规性等敏感议题。这一消息给原本备受市场瞩目的霸王茶姬IPO之路增添了不确定性。
霸王茶姬作为近四年内首家冲刺美股的中国消费企业,尽管已经获得了备案通知书,但其IPO之路并不平坦。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茶饮品牌,凭借“原叶鲜奶茶”的定位和加盟模式,迅速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门店数量已突破6000家。然而,随着国内新茶饮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出海面临的诸多挑战,霸王茶姬能否在资本市场续写辉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证监会在公告中明确要求霸王茶姬对北京茶姬的股权架构合规性进行说明,包括2023年短时间内增资后减资的原因、定价依据及公允性,以及是否涉及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问题。同时,证监会还关注了外资企业的股权交易对价公允性、支付手段及期限等问题,并要求公司说明搭建离岸架构和返程投资涉及的各项监管程序履行情况。
证监会还要求霸王茶姬详细说明此次发行上市的具体方案,包括发行股票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发行前后的股权结构变化、存托托管安排以及预计募集资金量等信息。这一要求使得霸王茶姬在备案材料中的模糊表述受到了监管的关注。
霸王茶姬自成立以来,凭借其独特的产品策略和供应链优势,迅速扩张。其明星产品“伯牙绝弦”年销量突破6亿杯,单店出杯效率高达6秒至8秒,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霸王茶姬还通过优化加盟商模式,实现了“轻资产+高周转”的运营模式,使得其在规模扩张中保持了盈利能力。
然而,随着新茶饮市场的竞争加剧,行业增速逐渐放缓。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新茶饮市场增速预计将放缓至12.4%,闭店率大幅攀升。霸王茶姬虽然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出海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跨文化运营、本地化调整以及美股市场的严格监管,都是霸王茶姬需要克服的难题。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霸王茶姬需要找到平衡规模与利润的方法。其产品定价介于蜜雪冰城与喜茶之间,如何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提升利润空间,是霸王茶姬上市后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同时,霸王茶姬还需要在合规运营、品牌文化输出与市场适应之间找到平衡点,以确保其在全球化战略中取得成功。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霸王茶姬并未放弃其全球化战略。其海外门店已经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计划在未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霸王茶姬能否在资本市场上取得成功,不仅关乎其自身的未来发展,也将为中国新茶饮品牌的全球化之路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