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一条引人瞩目的消息,揭露了东方集团涉嫌多年财务造假的重大案件,这一事件在上市公司中极为罕见。
2月28日,证监会发布通报,详细披露了东方集团从2020年至2023年连续四年的财报中存在严重虚假记载。据公开报道,东方集团在这三年间累计亏损超过42亿元,其中16亿元的银行存款无法提取,还有6.29亿元的募集资金“不翼而飞”。
讽刺的是,就在去年3月,东方集团的实控人张宏伟还以3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登上了胡润全球富豪榜,位列第812位。然而短短数月后,东方集团就因无法偿还一笔75万元的贷款,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
证监会通报显示,东方集团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并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证监会将尽快查明违法事实,并依法严肃处理。
证监会表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将从严从快查处各类造假行为,并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对于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将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坚决清除这类“害群之马”,让造假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东方集团的“东窗事发”始于2024年6月18日,公司当天发布公告称,因关联方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流动性紧张,导致公司及子公司在该财务公司的16.4亿元存款提取受限。随后,证监会于6月20日向东方集团下发《立案告知书》,因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16亿元存款的“爆雷”不仅直接引发了立案调查,也让东方集团徘徊在退市边缘。截至目前,东方集团已在相关公告中累计提示30余次“公司可能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
尽管本次证监会通报并未披露东方集团的具体造假细节,但“重大财务造假”的定性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对东方集团的经营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东方集团的流动性自16亿元存款“爆雷”后就变得格外紧张,甚至被一笔75万元的债务难住了。2024年6月25日,东方集团披露,因未能清偿这笔到期债务,被债权人黑龙江东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申请重整。
律师表示,东方集团因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且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现在涉嫌“不具备作为上市公司的重整价值”,或面临不符合重整条件的风险,这将进一步加大公司的偿债压力。如果涉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东方集团涉及的虚假记载问题可能不仅仅是会计方法的变动,而是背后复杂的贸易业务资金流向问题,甚至存在资产虚构的可能性。
东方集团由张宏伟设立的一家建筑公司改制而来,主营业务包括农产品加工销售、土地及房地产开发等,1994年登陆上交所。张宏伟一度成为名噪一时的“东北首富”,此后30年常居富豪榜。然而,最近几年,东方集团的日子并不好过,业绩持续下滑,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超过42亿元。而就是这样一份经营答卷,背后还隐藏着重大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背后,东方集团在资金方面的压力日益凸显,经营风险不断暴露。2024年4月,其控股股东因未能偿还4.54亿元贷款,导致上市公司担保逾期;同年6月,审计机构对其年报出具“非标意见”,直指控股股东资金链隐患。东方集团还曾使用6.29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但由于流动资金紧张,预计无法按期归还。
讽刺的是,就在东方集团深陷困境之际,张宏伟仍以3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位列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然而,这位百亿身家的富豪却无法解决东方集团当下的流动性危机。他曾承诺在3至6个月内解决资金问题,但至今公司16亿元的受限存款仍未解冻,他的承诺成为了一纸空文。
今年1月20日,上交所对张宏伟进行了公开通报批评,认为他作为实际控制人未履行公开承诺,损害了上市公司利益。随着证监会调查的深入,东方集团面临的风险不仅仅是退市,还可能包括法律追责和投资者的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