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近期圆满闭幕之际,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针对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涵盖五大核心领域的建议。其中,他特别强调推进养猪业的智能化发展,以此为生猪产业的现代化转型注入新动力。在牧原股份的业务布局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
尽管生猪养殖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牧原股份却并未随波逐流追逐周期变化,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提升生猪养殖质量、降低成本及优化品质上。秦英林表示,公司的目标是通过这些努力,增强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牧原股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与投资者的共享发展成果。自公司上市以来,已通过分红和回购等方式回馈投资者超过220亿元。同时,牧原股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秦英林认为,企业的最终价值在于服务社会,这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秦英林提出的五大建议,旨在推动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推进养猪业的智能化升级,使其成为现代产业;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构建科学的种猪育种体系;持续推进猪病净化工作;以及推行全价日粮,实现营养平衡、节粮增效和低碳减排。秦英林指出,这些建议是基于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在育种方面,秦英林特别强调了其重要性。他指出,尽管国外的育种技术先进,但猪群的健康状况并不理想,基因表达仅能达到60%至80%,这限制了猪的生产潜能。而牧原股份构建的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能将基因表达提升至90%以上,从而充分释放猪的生产潜能。
牧原股份正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改变农业与养殖业劳动强度大、环境艰苦的现状。秦英林表示,推进养猪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产业升级、产品优化和改善从业者环境三个方面着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创造了更舒适、体面的工作环境。
在牧原股份的养殖业务中,智能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秦英林介绍,公司在水、料、气、温湿度等方面实现了智能管理,猪粪处理和臭气治理也融入了智能技术。智能化饲喂系统确保了猪的营养均衡,空气过滤系统则保证了猪呼吸的空气洁净,同时净化了排出的臭气和粉尘。
智能化在疾病诊断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智能巡检机器人等设备具备专业兽医的诊断能力,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时预警并辅助干预,提升了疾病防控水平。
牧原股份在2024年的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经营业绩成功扭亏为盈。自第二季度起,业绩持续改善。秦英林指出,这得益于机制创新、非洲猪瘟管理以及技术持续创新。公司通过更新薪酬体系、强化人员选拔与培养,以及创新非瘟防控管理机制等措施,实现了养猪生产成绩的稳步优化。
牧原股份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做出了显著贡献。作为以养猪为主业的企业,牧原股份致力于稳产保供,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公司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探索种养循环模式,实现了猪粪尿的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养殖环保问题。牧原股份还通过提供种仔猪、实施种养循环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牧原股份在面对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时,也采取了坚决的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自2023年10月起,公司已对多个网络侵权自媒体账号提起诉讼,并获得了法院的判决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