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春分时节,品读诗词里的春意盎然,诗书画中觅得身心平衡

2025-03-20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春分时节,诗意盎然,中国人以独特的方式庆祝这一节气,从古典诗词到现代生活,无不洋溢着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在王林印与周秀珍的诗书画作品中,人们找到了调整身心的秘诀,与自然和谐共生,共享春天的美好。

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昼夜平分,春意正浓。在这一天,全球盛行“竖蛋”传统,人们耐心地将一枚生鸡蛋轻轻置于平滑表面,试图使其直立。这一习俗源于中国商代,古人认为春分时天地磁场平衡,鸡蛋内部蛋黄下沉,易于形成稳定重心。从唐代起,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染彩蛋、刻节气纹的民俗活动,寄托着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现代科学也证实,春分日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重合,为竖蛋提供了有利条件。

诗词中,春分的韵味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春分》写道:“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诗中描绘了春分时节昼夜平分、燕子归来、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人们放风筝、竖鸡蛋的习俗。而现代诗人金子也在《春分竖蛋戏作》中,以轻松幽默的笔触,记录了春分竖蛋的欢乐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放风筝作为春分的另一项传统习俗,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农耕社会。古人认为春分时节阳气上升,稳定的风力与回暖的气候既适合农事,也利于风筝升空。这一习俗最初与祛病祈福相关,后逐渐发展为民间娱乐活动。潍坊国际风筝节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1984年创办以来,它已成为连接古今、传承文化的盛会。

在南开大学的校园里,春分的到来也伴随着学术的春天。化学学院门前的山桃花如期盛放,成为校园早春最美的风景线。这株被誉为“学科报春花”的山桃树,不仅见证了南开化学人的辛勤耕耘,更以“先开万朵、引领百花”的姿态,隐喻着化学学科作为南开科研高地的标杆地位。2025年3月,南开大学化学学科以亮眼的成绩跻身全球前万分之一,标志着南开化学在学术原创性与国际影响力上实现了质的突破。

春分,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个节点,更是人们心灵的慰藉。在这个时节,无论是赏花品茗、吟诗作赋,还是放风筝、竖鸡蛋,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春风中,万物复苏,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书写着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