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发布2024财报,业绩创历史新高,汽车业务成亮点
近日,小米集团公布了其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这份报告被小米创始人雷军誉为“小米史上最强年报”。数据显示,小米在2024年实现了总营收365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创造了历史新高。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了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
汽车业务成为小米财报中的一大亮点。全年数据显示,小米汽车分部总收入达到了328亿元,仅在第四季度就贡献了167亿元。雷军在财报发布前透露,小米已经交付了第20万辆SU7,并将2025年的交付目标大幅提升至35万辆。这一消息无疑为小米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记者实地探访上海小米之家发现,小米汽车的热度依然不减。SU7的交付周期已经延长至半年,而SU7 Ultra的试驾也需要等待一个月左右。尽管如此,消费者对于小米汽车的热情依然高涨,新色“璀璨洋红”更是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然而,小米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AI赛道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透露,公司将AI、操作系统和芯片列为三大核心技术方向,并计划将总研发经费的25%(约70-80亿元)投向人工智能领域。然而,在智能驾驶领域,小米能否后来居上,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同时,作为国内最早推出机器狗的厂商之一,小米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风头也被一些新兴创业公司所超越。
尽管如此,小米依然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卢伟冰表示,小米将坚持“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并努力将这个战略具象为更直观的财报数据。他坦言,目前小米内部对汽车业务没有设定非常明确的盈利时间表,但会努力改善该业务的盈利状况。
小米汽车业务的快速发展也为其资本市场价值带来了重估。财报发布后,小米股价大幅上涨,市值突破万亿港元。汽车业务正成为小米资本市场价值的核心引擎。随着交付量的不断提升和研发成本的逐渐摊薄,小米汽车的盈利拐点可期。
除了汽车业务外,小米的智能手机和IoT业务也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财报显示,去年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1918亿元,同比增长21.8%,毛利率达12.6%。同时,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也首次突破千亿规模,全年收入达到1041亿元,同比增长30%。
然而,在AI和具身智能领域,小米仍然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尽管小米拥有海量设备、用户、场景和数据,但在大模型和智能座舱等领域,小米仍然需要追赶行业内的领先者。同时,在具身智能领域,小米的人形机器人CyberOne仍处于技术优化阶段,尚未进入量产准备期。相比之下,特斯拉等竞争对手已经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尽管如此,小米依然坚持其长期发展战略,并努力在短期回报和长期战略之间找到平衡。随着汽车业务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IoT业务的稳健增长,小米的未来仍然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