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新能源内卷下,杜光东:无线BMS技术成破局新希望?

2025-03-24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一场关于企业如何突破内卷、提升竞争力的深度探讨近日在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上展开。此次峰会中,盛路物联董事长兼深圳市无线电行业协会会长杜光东博士发表了题为《未来十年新能源技术发展方向几点思考》的主题演讲,为行业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杜光东博士首先揭示了新能源行业繁荣背后的隐忧。尽管中国新能源产业在规模上领先全球,但市场预测显示,光伏EPC和储能EPC价格正持续下滑,光伏EPC价格预计将从2.8元/W降至2.5元/W,储能EPC长时储能远期价格也将降至0.6元/Wh。这种价格战的背后,是技术创新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

杜光东博士以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项目为例,指出我国新能源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特斯拉的储能系统较国内同类产品溢价两到三倍,这不仅是品牌效应,更凸显了我国在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短板,尤其是在芯片领域,虽然具备制造能力,但核心内容载荷自主实现困难,稳定性也有待提高。

然而,杜光东博士也看到了中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的独特优势。他指出,中国在特高压输电技术和通信基础设施方面构筑了竞争优势。特高压输电技术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骄傲,输电网络累计建设超过四万公里,±1100kV直流输电技术更是将电力损耗降低至1.5%/千公里,为能源互联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的无线通信基站数量远超美国,是美国的5至6倍,实现了互联网无盲区覆盖,为新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储能技术方面,杜光东博士介绍了与深圳能源合作的无线BMS技术。这项技术具有显著优势,无需维护易损坏的连接器、电缆和线束,可增加新传感器提高可靠性,简化自动组装和电池维护流程,为设计提供更多灵活性。同时,无线束降低了物理安全风险,多通道、多路径保障通信安全,高并发和精同步使系统响应迅速。在成本方面,无线BMS技术简化了储能系统架构,减少设备数量,便于故障模组更换,降低了安装、维护和运营成本。

杜光东博士强调,未来能源系统将是数字孪生体,通过算法优化能效。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特高压技术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中国攻克核心技术的能力。因此,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更多创新平台,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将是新能源企业突破内卷、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