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宣布大规模筹资计划,股价盘中波动引关注
在发布被誉为“史上最强”的年报之后,小米集团近期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筹资计划。3月25日,小米集团公告显示,公司将以每股53.25港元的价格配售8亿股新股,预计筹集资金约425亿港元(约人民币397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业务扩张、研发投资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此次配售股份占小米现有已发行股本的约3.2%,配售方式为先旧后新认购新股份,配售价比前一个交易日的收市价折让约6.6%。公告发布后,小米股价在盘中一度下跌超过6%,成交额超过680亿港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尽管市场反应剧烈,但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似乎并未受此影响。3月25日下午,雷军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动态,称自己抽空到武汉大学观赏樱花,并附上了一张与小米SU7和樱花的合照。
此次筹资计划并非小米首次通过配售方式筹集资金。上一次类似的筹资活动可以追溯到2020年12月2日,当时小米以23.7港元的价格配售了约10亿股,筹集资金约30.6亿美元(约人民币222亿元)。与四年前相比,小米的市价已翻倍,筹资额也增加了近八成。
小米近期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总收入为3659亿元,同比增长35.0%,经调整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41.3%。第四季度,小米首次实现单季度营收破千亿,达到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经调整净利润为83亿元,同比增长69.4%。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电动汽车交付量的增加、智能手机和IoT产品的销售增长。
在研发方面,小米2024年的研发支出达到241亿元,同比增长25.9%。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2021年至2025年,小米集团五年研发投入预计超过1000亿元,2025年的研发投入将超过300亿元,其中四分之一的资金将投入AI相关研发。
小米还在加大对智能电动汽车的投入。雷军近日透露,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已提升至35万台。有市场消息称,小米将扩大在建的二期工厂规模,以应对持续增长的订单需求。
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清认为,小米此时融资有多方面的需求,包括AI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以及智能电动汽车的产能推进。在股价处于高位时增发,对小米而言是较为划算的选择。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也指出,小米选择当前节点融资有多重战略考量,包括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回暖、小米电动车业务进入量产前关键阶段等。此时融资能为新业务“输血”,缓解研发投入压力,且能以较低成本筹集资金。
此次配售完成后,雷军的持股比例从24.1%降至23.4%,但其投票权仍超过60%。对于雷军个人财富的影响,郭涛认为,此次配售对雷军持股数量的直接影响不大,但中长期影响取决于业务增长带来的估值提升和可能的股权稀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