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探索文学经典与创新:如何在新时代创造文学高峰?

2025-03-28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近日,学术界对当代文学创作与文学经典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悉,这一讨论源自对《红楼梦》等文学经典在当代文学创作中价值的重新审视。

在探讨中,多位学者指出,尽管中国当代文学在作品数量、作家个性展示及读者精神滋养等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但能否产生与历史上经典作品相媲美的伟大作品,仍是当前文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学者们认为,文学要迈向“高峰”,必须汲取文学经典的养料,重新认识文学书写在当今时代的价值。

以《红楼梦》为例,这部文学经典不仅诠释了文学价值生成的奥秘,还为理解当今时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经历了从富贵到贫困的巨大人生落差,耗费十年光阴精雕细琢,五次大规模增删修改,最终完成了这部超越个人经历的文学巨著。这一过程表明,作家只有具备“十年磨一剑”的创作精神,才能战胜浮躁,创作出经典作品。

学者们还强调,文学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其蕴含的文学创造基本原理和最高追求。这些原理在但丁、莎士比亚和列夫·托尔斯泰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同样存在,共同示范了文学创造的规律,传达了文学书写的本质价值。

在谈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时,学者们指出,文学作品通常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景观和生活风貌,为人们理解历史和认识社会提供了重要途径。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全景式观察和显微镜式剖析,使《红楼梦》成为一部鸿篇巨制,展现了文学创作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学者们还提到,《红楼梦》在“全景式”与“显微镜式”的结合上达到了极高境界。作品既有史诗般的壮阔书写和宏观描摹,也有细腻入微的细节刻画,如“凤姐理家”“晴雯撕扇”“香菱学诗”等情节,成为艺术画面中的亮点,充分体现了《红楼梦》的“多主题”复调演进。

《红楼梦》中的“百科知识”并非炫技,而是如盐溶于水,无形无色,却能随着对人物、故事和结局的理解而确确实实地被读者感知。这得益于曹雪芹始终沉入生活现场,洞悉生命价值和世事规律。

最后,学者们强调,文学价值的生成离不开作家的创新精神。优秀的作家必须勇于开拓、善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写作风格。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明确表明不写伤时骂世、才子佳人或千人一面的小说,展现了他的艺术追求和创新精神。当下作家更应积极探索,为真、善、美赋予新的内涵,让文学书写价值更加多元和丰富。

此次讨论不仅加深了对文学经典价值的认识,也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未来,期待更多作家能够汲取文学经典的养料,创作出更多与伟大时代相称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