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恋与深空》出海记:玩家的心动,如何跨越语言与文化?

2025-04-28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女性向手游领域,叠纸网络的3D作品《恋与深空》自2024年1月全球同步上线以来,迅速崭露头角,不仅在国内市场大获成功,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8日,该游戏全球累计收入已突破5亿美元大关。

作为全球热门的女性向手游,《恋与深空》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其海外收入占总营收的36%,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市场成为了其海外收入最高的地区,而非文化相近的日韩市场。

叠纸网络首次尝试全球同步上线,并在广告投放和产品包装上展现出强烈的全球化意图,将《恋与深空》定位为面向全球的叙事型情感产品。为了更好地适应各地玩家的文化背景,游戏对男主角们的名字进行了本地化调整,然而,这一策略却在英语区引发了争议。

在英文版中,五位男主角均被赋予了常见的西方名字,如“Caleb”、“Zayne”等。然而,在专业身份场景中,如“Dr. Zayne”这样的称呼方式,由于缺乏姓氏,让不少英语为母语的玩家感到不真实,也引发了关于角色文化身份归属的讨论。

考虑到游戏构建在一个完全虚构的架空世界之上,并未明确交代角色的文化背景或所属国家,这种模糊化的设定本是为了增强幻想沉浸感,却在本地化过程中产生了微妙的矛盾。海外玩家围绕角色的文化归属与族裔特征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而国内玩家则更倾向于将角色视为架空世界观下的自然延伸,不过于强调身份归属。

尽管这些争议并未对《恋与深空》在海外的整体表现造成显著影响,但它们确实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在乙女游戏强调“沉浸感”和“陪伴感”的核心要素下,本地化如何在文化亲近感与角色完整性之间找到平衡?特别是在游戏内,“名字”往往是玩家与角色建立情感链接的第一步。

在其他语言版本中,叠纸在本地化处理上显得相对谨慎。日语版本主要采用基于中文原名的语义关联进行名词化再造,或对中文姓氏的日语读法进行适应性改良,以保留角色的核心特质和日常称呼习惯。韩语版本则采用音译为主、适度本土化的处理方式,既保持发音相近性,又与角色设定形成互文关系。

通过对比不同语言版本的命名策略,可以看出,在文化差异较大的英语市场中,厂商更倾向于使用通用英文名以建立本地化亲切感,而在文化相近的日韩市场中,则尽量保留原名的音意特征。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发展阶段和出海目标的考量。

随着中国游戏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女性向游戏开始尝试出海。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本地化处理成为了一个充满挑战的选择题。特别是在乙女游戏中,角色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代号,更是情感连结的起点。因此,如何在保持文化特质的同时,满足海外玩家的需求和期待,成为了游戏创作者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权衡的问题。

电魂网络:研运投一体化布局,打造游戏行业新标杆
其中,在研发上,公司聚焦“国风”和“休闲竞技”游戏,打造品类护城河;在运营和发行上,公司通过全面的运营策略,提高游戏业务天花板;在投资上,公司围绕游戏产业链与被投公司协同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强研发能力构成…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