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出海营销策略转变:从粗暴买量到内容为王
近年来,国产游戏出海的营销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过去,国产游戏出海常常依赖简单粗暴的买量策略,如强调“多少天回本”、“爆老外金币”等口号,以及使用数值碾压、福利夸张等营销手段。尽管这些方式看似不够体面,却曾是国产游戏出海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出海厂商开始意识到,单纯的买量策略已经难以持续。一方面,全球游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用户增长放缓,买量成本不断攀升。另一方面,用户对游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粗暴的营销手段已经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
因此,出海厂商开始转变营销策略,从单纯的买量转向更加注重内容和品牌建设。米哈游的《原神》、叠纸的《恋与深空》等全球化内容向游戏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小游戏厂商也开始效仿这一策略。
例如,《寻道大千》邀请欧美主播拍摄修仙段子,《菇勇者传说》与本土KOL合作产出创意视频,《Block Blast》在TikTok上玩起创意花活。这些小游戏厂商通过内容营销,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
《菇勇者传说》韩服品宣视频
不仅如此,国产PC游戏也开始尝试出海做内容营销。网易的《七日世界》曾在TikTok发起UGC征集活动,站内曝光超过1.6亿,成功助力游戏冲上Steam全球热销Top 2。
这些变化表明,无论是内容向游戏、小游戏还是PC市场产品,都在调整营销策略,开始重视内容传播。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传统出海买量策略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体面。
随着全球买量之争进入拉锯战,买量成本不断上升,效果却越来越难以保障。纯效果投放的后劲越来越差,成本飙升意味着买错量的损失加大。因此,出海厂商开始寻求新的营销策略,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这一背景下,内容营销成为出海厂商的新宠。通过制作高质量的营销素材、推出创作激励和游戏合作计划等方式,出海厂商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这些营销素材不仅具有更好的观感和传播度,还能在用户心中留下长久的调性印象。
同时,出海厂商也开始更加注重平台的选择和利用。不同平台具有不同的生态传播特点,出海厂商需要根据自己的营销打法选择合适的平台。例如,TikTok以短视频为主的生态特点决定了它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病毒式营销。
出海厂商还需要理解并尊重用户的习惯变化。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主播推荐、直播切片等方式在玩家心中有着较高的信任度。因此,出海厂商需要刷新自己对用户习惯的认知,从“我以为玩家需要什么”转而考虑“玩家真的需要什么”。
总之,国产游戏出海的营销策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粗暴买量到内容为王,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体现了出海厂商对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