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古人吸猫有多疯狂?明世宗竟为爱猫举行隆重葬礼!

2025-04-30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当今社会,“喵星人”已成为网络世界的宠儿,短视频平台上猫咪的身影无处不在,吸引着无数爱猫人士的目光。这股“吸猫”热潮不仅催生了各式各样的猫主题商品,如手机壁纸、输入法皮肤、主题设计等,更让猫咪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是不养猫的人,也难以抵挡猫咪衍生品的魅力。养猫人甚至自嘲为“猫奴”,对猫咪的呵护无微不至,有时甚至超越了对待自己孩子的程度。

“猫奴”文化并非现代独有,古人对猫咪的喜爱同样热烈,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痴迷。由于古代娱乐活动相对匮乏,猫咪的可爱形象更是深深吸引了古人的心。关于猫咪何时被驯化为宠物,虽然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古代,野猫被称为“狸”,而家猫则被亲切地称为“狸奴”。这一称呼的转变,也反映了猫咪从野生动物到家宠的身份转变。

古人养猫的程序颇为繁琐,领养猫咪不仅要挑选吉日,还要准备聘书和聘礼,这一过程与纳妾颇为相似。陆游的《赠猫》一诗便生动描绘了这一场景:“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书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盐作为聘礼之一,不仅因为其珍贵,更寓意着与猫咪的“有缘”。古人还会在领养猫咪前进行一系列仪式,如填平沟壑、从吉位进屋等,以确保猫咪能够顺利融入新家。

古人给猫咪起名字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如“踏雪寻梅”、“乌云盖雪”等,既体现了猫咪的外貌特征,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唐朝以前,关于养猫的记载并不多,但从唐朝开始,养猫逐渐成为一种风尚,尤其是在明宋两朝,养猫几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南宋时期,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达官显贵,都争相养猫,猫咪的诗词、画作层出不穷,深受人们喜爱。

在南宋,甚至出现了因猫咪走失而发动全城官兵寻找的趣事。据《西湖游览志》和《老学庵笔记》记载,秦桧的小女儿因丢失了一只狮猫,官府便发动所有官兵寻找,并绘制了上百张猫咪画像作为“寻猫启事”。这一事件从侧面反映了南宋时期养猫的普及程度。在南宋,猫咪不仅被当作捕鼠的工具,更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伴侣。

到了明朝,猫咪的受宠程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世宗朱厚熜对猫咪的喜爱堪称极致,他甚至为两只心爱的猫咪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并立碑刻文。其中一只名叫雪眉的猫咪去世后,明世宗悲痛欲绝,为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葬于万岁山上。而另一只名叫狮猫的猫咪去世后,明世宗同样用黄金打造棺材,举行葬礼,并请大臣为其作祭文。这一荒唐行为不仅反映了明世宗对猫咪的痴迷,也揭示了当时朝廷的腐败与荒唐。

随着养猫文化的盛行,与猫咪相关的市场也逐渐形成。南宋临安城中的“猫奴步行街”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条街上售卖着各式各样的猫咪用品,如猫窝、猫鱼等,甚至还有专门卖猫的店铺。为了迎合人们对猫咪美容的需求,还出现了专门的猫咪美容师。这些职业的出现,不仅为猫咪饲主提供了便利,也推动了猫咪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猫咪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不仅因为它们憨态可掬的外表和千奇百怪的睡姿,更因为它们所展现出的那份纯真与可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猫咪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着人们度过每一个平凡而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