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针对边远、脱贫及民族地区县以下勤奋好学、成绩突出的农村学生,推出了一项特别的招生计划——“高校专项计划”。这一计划旨在拓宽农村及脱贫地区学生进入高等学府的渠道,促进教育公平。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有资格报考这一专项计划呢?报考学生需满足三项基本条件:首先,需符合当年普通高考的报名条件;其次,考生本人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需位于实施该计划的农村地区,并且考生本人需在当地拥有连续3年以上的户籍;最后,考生还需在户籍所在县的高中拥有连续3年的学籍,并实际就读。各高校还会根据自身情况提出其他报考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
关于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这一范围由各省(区、市)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考生可通过各省市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相关规定,查询具体的实施区域范围。
在2025年,共有95所高校具备“高校专项计划”的招生资格。考生可查阅相关的报考指南专题,了解具体的高校名单。
对于报名时间和地点,考生需在4月20日前,登录阳光高考平台的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完成报名申请。尽管报名系统的网址在此不便透露,但考生可通过搜索引擎轻松找到。
在录取方面,入选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仍需参加高考,并按照志愿进行单独报考。录取将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志愿进行,原则上录取分数不低于相关高校在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具体的录取办法由各高校确定,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志愿填报的方式和时间等,则需遵循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往年已被专项计划录取但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将失去再次报考专项计划的资格。这一规定旨在确保专项计划资源的有效利用,让更多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村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