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华为赋能智慧物流:做行业基石,共筑数智未来

2025-04-08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华为在近期举办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上,彰显了其在人工智能(AI)时代的领先地位。据透露,华为已将AI技术应用于约70个领域的近700个项目中,物流行业成为其深度布局的关键一环。

作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中国正向物流强国转型,面临效率提升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在复杂的供应链体系下,资源整合与协同效率的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式联运模式的渗透率、跨境物流成本的控制以及海外节点的布局,都是行业面临的挑战。中国物流市场的高度分散化特征,使得多数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运营压力增大,行业正处于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转型的调整期。

科技创新成为了推动物流行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AI技术,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标志性创新成果,正经历着从小规模应用到系统性普及的质变。特别是开源AI模型如DeepSeek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技术应用门槛,为AI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

华为通过构建独特的两层供应链体系——灵鲲智慧运营中心和灵蜂智慧物流中心,展示了其在物流行业的实践成果。灵鲲作为智慧“大脑”,服务于全球170多个国家的上千家供应商,而灵蜂则如同“手脚”,依托全球四大供应中心和国内四个履行中心,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华为在供应链物流全要素中广泛应用AI技术,每年节省超千万的物流综合成本。

华为中国政企物流与零售系统部总经理孔维明表示,华为自身的复杂供应链体系为其在物流行业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天津港便是华为赋能物流行业的成功案例之一。作为全球十大港口之一,天津港面临着人工操作依赖度高、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与华为合作,天津港实现了智能计划与调度的升级,作业效率提升了5%-10%,智能计划速度从“小时”级提升至“分钟”级。

华为的物流行业解决方案已在快递快运、大宗、冷链、港口码头、机场等行业的头部企业落地,其中包括央国企物流集团。孔维明指出,这些企业具备规模效应、数据支持和研发能力,适合作为AI技术的“先试先行”者。然而,他也强调,不同规模的企业需要差异化的破局路径,并提出了四点建议:战略定方向、技术促转化、数据筑根基、自主保安全。

华为在智慧物流行业中的定位是成为像“黑土地”一样的存在,专注于ICT基础设施,搭建AI模型框架,提供算力、存力和运力支持。同时,华为积极构建开放、紧密、成长的“伙伴+华为”体系,与咨询、物流应用、软件、自动化设备厂家等合作伙伴携手,降低AI使用门槛,降低整体交付成本和应用成本。

华为正与天津港集团、浙江海港集团等启动港口大模型PortGPT的联合研发,与中国物流集团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并与顺丰联合发布了顺丰供应链大模型。孔维明强调,让合作伙伴在“黑土地”上持续长出“庄稼”,才是真正实现赋能伙伴、解决AI+物流“最后一公里”落地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