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生态修复第一股”太和水宣布其控制权将发生变更,这一消息标志着公司创始人兼实际控制人何文辉正式让出其一手打造的企业。
自2011年成立以来,太和水在水生态修复领域深耕多年,并于2021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然而,上市后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业绩与股价双双走低。尽管公司试图通过跨界算力领域寻求新的增长点,在2024年下半年宣布涉足服务器研发制造销售、算力租赁及AI农业大模型应用租赁等业务,但颓势依旧难以扭转。
4月7日晚间,太和水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何文辉及第三方北京欣欣炫灿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简称“北京欣欣”)的书面通知。根据协议,何文辉将以每股29.18元的价格向北京欣欣转让其持有的太和水无限售流通股1358.96万股,占总股本的12%,总价约为3.97亿元。同时,何文辉还计划将其剩余股份的表决权、提名权、提案权等委托给北京欣欣。
交易完成后,北京欣欣将持有上市公司1358.96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2%,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合计拥有上市公司2038.45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8%)的表决权,从而成为新的控股股东。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将变更为北京欣欣的共同实际控制人何凡、蒋利顺、董津。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欣欣是一家专为本次收购而成立的公司,其成立时间仅为2025年3月10日。而北京欣欣背后的实控人蒋利顺、何凡均曾在上市公司中环海陆担任高管,具有丰富的投资管理、收购并购经验。蒋利顺曾就职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等多家知名机构,从事投资管理、企业战略规划等工作;何凡则拥有近二十年的股权投资、产业整合及上市公司收并购业务经验。
此次股权转让价格29.18元/股相较于太和水公布股份转让事项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9.75元/股,溢价显著。事实上,自2021年上市以来,太和水的股价便一路震荡下行,曾在2024年初创下7.96元/股的历史低价,当前股价也仅在10元/股左右徘徊。
业绩方面,“水生态修复第一股”太和水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上市当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便出现双位数下滑。随后的几年里,公司更是连续录得亏损,2022年和2023年净亏损分别高达1.6亿元和2.87亿元,合计亏损超过4亿元。2024年,公司再次预告业绩预亏,预计利润总额在-2.7亿元到-3.2亿元之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2.71亿元到-3.21亿元。
面对持续下跌的股价和糟糕的业绩表现,太和水的原始股东也开始萌生退意。2024年4月和8月,公司股东上海诚毅新能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陟毅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先后两次披露减持计划,并于当年9月清仓减持完毕。同时,公司第二大股东上海华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曾宣布协议转让所持的大部分股份,但后期该转让事项终止。
太和水的管理层也经历了多次变动。公司创始人、实控人何文辉在2024年6月的董事会换届中退出了董事竞选,结束了其长达14年的董事长生涯。随后,公司财务负责人董斌接任董事长一职,但仅任职半年便辞职回归投资总监岗位。之后,何文辉的侄子何鑫成为新的董事长,这位新董事长年仅30岁不到。
随着本次控制权转让事项的推进,太和水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或将再次迎来变动。新实控人入主后,能否带领陷入业绩增长困境的太和水走出阴霾,尚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