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国际学校光鲜录取榜下,谁在为“不良机构化”买单?

2025-04-11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近期,随着美国本科学校放榜的尘埃落定,国内各国际学校的喜报纷至沓来,诸如“牛剑藤名校收割机”、“美本申请大满贯”等荣誉不绝于耳,展示着学校们令人瞩目的升学成绩。然而,这些辉煌战绩背后,却也暴露出国际教育领域日益严峻的问题。

一封由南方某知名公立国际部致家长的内部信件,在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信中直指留学市场的种种乱象,如部分机构以升学率为唯一导向,制造教育焦虑,通过修改GPA、高价“保分”、“保录取”等手段形成一条完整的造假产业链。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国际学校也逐渐被这股不正之风侵蚀,与不良机构勾结,共同参与到这场背离教育本质的竞赛中。

信中提到的造假手段并非个例,而是留学市场长期存在的“潜规则”。某些留学机构通过大肆宣扬“低分逆袭名校”的案例,声称拥有强大的“关系网”,可以轻松获取名校录取。这些虚假宣传不仅误导了家长和学生,更是对教育公平和诚信原则的严重践踏。

随着“造假之风”的蔓延,一些学校也未能幸免。据知名留学指导专家曹强透露,辽宁、上海、广东等地的部分国际学校已经出现“学校机构化”的现象,与不良机构合作,提供“语培保分、竞赛保奖、留学保录”等服务。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声誉,更对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今年,美本申请领域出现了多起“戏剧化”事件,如某校被曝出购买顶尖学生充门面,另一校则因学生涉嫌保录名校而成为舆论焦点。这些事件如同一记记“回旋镖”,不仅伤害了涉事学生和学校,更对整个中国留学生的信誉造成了沉重打击。国外大学对中国学生申请材料的信任度下降,甚至可能因此减少对中国大陆地区学生的录取名额。

留学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其根源在于家长群体对大学排名的过度追求和焦虑情绪。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催生了行业乱象,使得一些机构不得不提供保分或保录取等服务以迎合市场需求。然而,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更可能对学生造成长远的伤害。

在这封内部信中,南方某校国际部不仅斥责了校外不良机构的行为,更对家长和学校自身提出了深刻的反思。信中强调,国际教育的真谛在于赋予学生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的人生选择,而不仅仅是追求名校的录取。大学录取只是人生新阶段的开始,真正的留学成功应该体现在学生是否具备迎接大学学术挑战的能力、是否懂得利用大学资源以及是否拥有规划人生的智慧。出国留学本应是探索自我、发现潜力的旅程,如果再次陷入内卷的怪圈,那么留学的意义将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