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大熊猫“芦芦”因病去世,享年26岁。
“芦芦”是一只雄性大熊猫,它的故事始于1999年的雅安市芦山县野外。当年,这只年幼的大熊猫被成功救护,并随即被安置在熊猫中心进行专业饲养。从此,“芦芦”便在这里度过了它的大部分时光。
进入老年后,“芦芦”的健康状况逐渐受到关注。熊猫中心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康养方案,特别针对其鼻部眼部褪色的问题,采取了增加活动量、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措施,希望能为这位“老者”带去更多的活力。
然而,岁月不饶人,即便是国宝大熊猫也难以逃脱疾病的困扰。近期,“芦芦”出现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症状。熊猫中心迅速行动,多次联合知名医院专家为其会诊,并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案,但遗憾的是,这些努力并未能挽回“芦芦”的生命。
4月4日,一个令人心碎的日子,“芦芦”因肠穿孔并发大量腹水与广泛肠坏死,最终导致了多器官功能衰竭,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一消息不仅让熊猫中心的工作人员悲痛不已,也让无数喜爱大熊猫的人们深感惋惜。
一位与“芦芦”朝夕相处的饲养员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心痛。他回忆起与“芦芦”初次见面的情景,高大、威猛、帅气的形象至今仍历历在目。在与“芦芦”相处的日子里,他感受到了这位大熊猫的活泼、好动与聪慧,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默契与友谊。然而,尽管饲养员曾承诺会一直照顾“芦芦”,但终究还是无法抵挡岁月的流逝和疾病的侵袭。
据专家介绍,肠穿孔是一种急性病症,通常由溃疡、炎症、梗阻或外伤等因素引起。在老年大熊猫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大熊猫中,这种病症的发生率较高。对于“芦芦”的离世,专家表示深感惋惜,并呼吁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