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长河中,坚持与热爱往往能铸就非凡的成就。黄九西,一位来自安徽的普通农民工,用他的故事诠释了“有志者事竟成”的真谛。
黄九西自幼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便踏入社会,先是务农,后转战建筑工地,扎钢筋成为他的日常。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从未放弃对书法的热爱。在繁重的劳作之余,他总爱拿起笔,沉浸在书写的宁静之中。这份热爱逐渐从书法延伸至篆刻,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狭小的出租屋内,黄九西的世界由一块青田玉、一把刻刀构成。每当夜幕降临,他便沉浸在这份静谧的创作中,刀刻石响,成为他最心安的声音。十几年如一日,他从未间断,即便双手布满厚茧,汗水浸透衣襟。
工友们眼中的黄九西是个“怪物”,他们不解为何他总能在休息时默默刻石,而黄九西的回答总是简单而坚定:“不为什么,就是喜欢。”这份纯粹的热爱,让他甘愿在篆刻上投入大量金钱与时间,即便这对于收入微薄的他来说并非易事。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05年,黄九西有幸结识了平湖著名篆刻家及书法家张宏,并拜其为师。在张宏的指导下,他的篆刻技艺突飞猛进,从业余走向专业。张宏对黄九西的评价极高,称赞他不仅勤奋好学,更具备一种认真且专注的“工匠精神”。
黄九西的坚持与努力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人。他的女儿在父亲的熏陶下,养成了心平气和、努力进取的好习惯,学习优秀,书法更是了得。这份对篆刻的热爱,成为了黄家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终于,在2015年,黄九西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他收到了中国人大画院的录取通知书,实现了从农民工到篆刻家的华丽转身。他的篆书与篆刻作品,蕴含着浓厚的文人气息,手法精妙,技巧娴熟,深受业界好评。在中国人大画院的学习期间,他保持虚心求教的态度,不断积累与提升,多次在全国篆刻大赛上斩获奖项。
黄九西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心怀热爱,坚持不懈,终将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他的成功,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肯定,更是对那份纯粹且坚定热爱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