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游戏的世界里,攻击与防御之间的较量始终是玩家关注的焦点。近日,一篇深入剖析不同游戏中“无视防御攻击力”计算方式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
文章首先介绍了百分比无视防御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按比例减少目标的防御力来影响最终的伤害输出。例如,在《王者荣耀》这款热门游戏中,某些英雄的技能能够无视敌人50%的防御。假设攻击力为500,敌方防御为300,那么实际造成的伤害将远高于未无视防御时的数值。通过公式“有效防御 = 原防御 × (1 - 无视百分比)”计算,有效防御仅为150,因此伤害值高达350。
紧接着,文章探讨了固定数值无视防御的计算方式。与百分比无视不同,这种方式直接扣除固定数值的防御,且防御值不会低于0。以《DOTA2》为例,一些英雄的技能可以无视敌方200点的防御。在攻击力为800,敌方防御为500的情况下,通过公式“有效防御 = max(0, 原防御 - 固定无视值)”计算,有效防御为300,因此伤害值为500。
文章还提及了完全无视防御的攻击方式。在这种模式下,目标的防御被视为0,伤害值直接由攻击力或攻击力与技能倍率的乘积决定。在《绝地求生》这款多人竞技游戏中,某些武器的攻击便具备这一特性。假设攻击力为1000,技能倍率为150%,那么伤害值将高达1500。
文章还介绍了复合公式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结合了百分比无视和固定无视两种机制。以《英雄联盟》为例,当敌方防御为200,无视30%再加上固定无视50点时,通过公式“有效防御 = max(0, (原防御 × (1 - 百分比无视)) - 固定无视)”计算,有效防御为90。随后,再根据护甲减伤公式计算伤害值。
最后,文章探讨了乘法减伤模型的计算方式。在这种模型中,伤害值由攻击力与减伤比例的乘积决定。以《三国志》为例,当攻击力为400,敌方防御为200,无视50%时,通过公式“伤害 = 攻击力 × (1 - 有效防御 / (有效防御 + 常数))”计算,伤害值为200。这里的常数可以根据游戏设定进行调整。
该文章指出,不同的游戏或系统中,“无视防御攻击力”的计算方式多种多样,具体计算方式需根据游戏的伤害公式确定。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作者建议查阅具体游戏的机制说明或进行实际测试以验证公式。同时,也提到了真实伤害(True Damage)的概念,即完全无视防御,直接造成面板数值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