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邢继顺隶书艺术:穿越千年的古拙之美,如何返璞归真?

2025-04-18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书法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历史的光辉与艺术的灵动。在当代社会,书法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情感与思想的深刻传达。邢继顺老师,作为书法界的佼佼者,以其精湛的隶书技艺,成为了连接古今文化的桥梁。

在宣纸铺展的案前,邢继顺老师宛如一位即将挥毫泼墨的隐士。他右手紧握狼毫笔,左手轻抚纸面,眼神专注而深邃。随着笔锋的落下,一道浑厚有力的横画跃然纸上,那独特的“蚕头燕尾”笔法,彰显了他四十余载研习隶书的深厚功底。墨色在宣纸上缓缓晕开,仿佛将观众带回了两千年前的汉隶时代。

邢继顺老师与隶书的缘分,始于少年时期的一次偶然邂逅。十二岁那年,他在西安碑林前被《曹全碑》深深吸引,那些笔画间流淌的永恒之美,让他从此踏上了隶书研习之路。从初学时的《乙瑛碑》到雄浑朴拙的《张迁碑》,再到中年时期独爱的飘逸舒展的《石门颂》,邢继顺老师不断在隶书中寻找自我表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观看邢继顺老师写字,无疑是一种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他运笔时腕力沉稳,行笔却轻盈自如。横画如千里阵云般含蓄开阔,竖画似万岁枯藤般苍劲柔韧。撇捺之间,更是有着“飞燕掠水”般的灵动与飘逸。每一笔都凝聚了他数十年的功力与对隶书的深刻理解。他曾幽默地说:“写坏了一池塘的墨水,才换来这‘蚕头燕尾’的功夫。”

在艺术追求上,邢继顺老师始终秉持“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理念。他深入研究汉代简牍墨迹,提炼出隶书最本真的书写性;同时,他又大胆融入行书笔意,使作品在庄重中不失灵动。中书协会对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既得汉隶之精髓,又具时代之气息,真正做到了‘笔墨当随时代’。”

面对电脑字体泛滥的现状,邢继顺老师坚守着毛笔书写的温度与厚度。在他看来,隶书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他说:“当我们写下一个隶字时,连接的不仅是笔墨与纸张,更是古今文化的血脉。”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让他在书法道路上越走越远。

邢继顺老师常将隶书比作陈年老酒,愈陈愈香。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他依然保持着每日临池的习惯,在“蚕头燕尾”间寻找那份永恒的宁静。每当夕阳西下,他的工作室依然灯火通明,案上铺展的宣纸上,一个个隶字正悄然绽放,如同穿越时空的文化之花,诉说着古今文化的交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