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玩法向游戏能否成为长线运营的新出路?

2025-04-18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近年来,“内容向”游戏在游戏开发领域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词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术语逐渐显露出其潜在的风险与挑战。所谓“危险”,指的是它在开发端带来了极高的产能压力、高昂的投入以及不可忽视的风险,同时在市场端,它正逐渐变成一个既不被核心玩家深度认可,也难以吸引广泛受众的概念。

游戏的核心在于提供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通常被划分为玩法体验和内容体验两大类。玩法体验指的是那些高度整合、可以反复游玩且精妙的游戏机制,其设计难度大且易于被模仿。相比之下,内容体验更偏向于一次性体验,设计门槛相对较低,但同样需要丰富的文化和美学元素,且持续产出高质量内容的难度较大。

当前市场上泛滥的“内容向”游戏,大多未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它们在玩法上往往只能提供有限的轻度玩法和少数深度玩法,而这些深度玩法又需兼顾轻度玩家,导致体验显得不伦不类。在内容方面,它们又无法提供令人沉浸的情感体验,而是采用大量内容的堆砌,如庞大的开放世界、复杂的养成系统以及为了留住玩家而加入的各类抓人眼球的元素。玩家的阈值不断提升,对内容的需求似乎永无止境。

国内众多游戏在“内容向”的道路上都曾跌倒过,其中MMORPG品类尤为突出。不仅如此,许多老牌游戏厂商也未能幸免,包括近期开测的《逆战:未来》。

《逆战:未来》在初次保密测试中收获了不少好评,游戏展现出宏大的世界观、奇观以及炫酷的主线场景,完全符合“内容向”游戏的特征。然而,玩家在体验中仍感受到一丝违和感,玩法主要集中在大世界和副本两块,大世界的内容体验是一次性的,而副本虽然玩法多样,但数量有限,且需与大世界契合,玩法上受到一定限制。

时隔一年,当再次体验《逆战:未来》时,游戏发生了显著变化。它摒弃了大世界内容,从“内容向”回归到了“玩法向”。作为老牌PvE射击游戏,《逆战:未来》通过对叙事等内容进行取舍,围绕PvE将玩法做到了极致。或者说,在提供丰富多样的玩法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叙事内容”的品质,才是《逆战:未来》的正确方向。

此次测试中,《逆战:未来》不仅保留了《逆战》的经典玩法,还引入了“大世界”缩为箱庭后的“小世界”玩法。每个玩法都经过市场验证,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测试提供了“时空追猎”、“挑战副本”、“经典猎场”、“经典塔防”以及“机甲对战”等多个模式。

“时空追猎”模式采用了类似3A游戏的箱庭设计,将大世界拆分为数张箱庭式地图,玩家可以自由选择难度不一的任务,攒够任务点后进入Boss战。这一设计既保留了原本大世界的部分体验,又吸取了热门PvE射击游戏的细节设计,使整个战斗流程清晰可控。

“挑战副本”模式则继承了上版本的副本部分,原本散落在开放世界的关卡被独立出来,但关卡叙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留。大量的对话和多层次的关卡交互,使得“挑战副本”的综合体验不逊于“猎场”。

“经典猎场”和“塔防”模式是《逆战》原本就有的玩法,前者是合作闯关,后者是合作防守。这两个模式适合作为单局玩法进行,需要一个封闭、线性的空间。将它们融入大世界玩法,很容易失去原有的体验。

机甲战模式是人类与机甲的对战,机甲会持续升级,人类能俘获机甲驾驶员,每隔一段时间,场地会刷新对机甲的特攻武器。尽管有玩家认为这个模式不平衡,但它符合“逆战”IP一贯以来的风格,即不做强对称性的竞技对抗,而是通过不对称性营造独特的机甲体验。

在技术层面,开发一个联机模块并不难,对称的多人对战也确实成本较低。但维持一个随时都能找到对手的对战环境,成本高昂。因此,机甲战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是休闲娱乐和观赏性,开机甲的酷炫体验将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尽管去年许多厂商开始强调“长线运营游戏”,但并非所有游戏都适合走“内容向”道路。内容向游戏不仅需要创造力,还需要对流行文化和风尚的敏锐洞察,且团队需长时间保持这些能力,再以极高的效率反映到游戏中,这对大部分开发团队来说难以实现。最终,大多数游戏仍需依靠深度玩法来保持活力。

做玩法向游戏的关键在于读懂玩家需求,不断优化和迭代游戏,同时发挥IP优势,将玩法体验与IP绑定,让玩家一想到某种玩法就联想到该IP,从而避免被复制。在这方面,“逆战”是最有条件做“玩法向”游戏的IP之一,它早已将射击游戏的PvE玩法发展出多种模式,涵盖生存、塔防、Rogue以及非对称合作与对抗等。

《逆战:未来》曾试图走出原有框架,吸引更广泛的受众,但发现“内容向”可能无法凸显其IP的辨识度。因此,它选择回归PvE玩法,利用中式科幻的美学风格和独特世界观,在玩法中做内容,而非在内容中做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