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春节文化:时代价值何在?如何传承与推广春节标识性文化符号

2025-04-19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近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春节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当时被称为“岁首”、“元旦”或“元日”。它不仅是时间的坐标,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更蕴含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宇宙观,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春节期间,人们通过洒扫庭除、沐浴祛秽等习俗进行物理层面的除旧布新,同时通过祈福迎祥、祭灶祭祖等仪式实现精神层面的辞旧迎新。

春节不仅是时间的转换,更是自然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华礼乐文明的重要遗产,春节反映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团圆、团聚作为春节的核心主题,体现了中华民族“归根报本”的人生观,春节成为孝道情感最集中的表达时刻。通过年夜饭、守岁、拜年等活动,亲情得以凝聚,孝心得以表达,人伦关系得以延续。

春节还以其“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中国人敦睦亲邻、以和为贵的价值观。无论是在家庭、朋友、社区还是工作单位,春节期间都充满了和谐与温馨。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更扩展到全社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春节的包容性也是其独特魅力之一。从北方吃饺子到南方品年糕,从安徽鱼灯到江西打铁花,春节的庆祝方式因地域而异,却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多彩画卷。近年来,春节更是成为全世界普遍接受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进一步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传承与发展春节文化的过程中,创新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数智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代社会已经创造出诸多庆祝春节的新方式,如“网上年货节”、“云守岁”、数字红包等。这些创新不仅保留了春节的核心节俗和文化符号,还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使春节文化得以活态传承。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推广春节文化,各地纷纷采取措施。以年画为例,作为春节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年画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挖掘年画的文明底蕴,结合当代社会生活进行更新与调适,利用数智技术进行推广,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年画的传承中来,进一步扩大年画的影响力。

同时,打造具身性体验活动也是传承春节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让人们亲自参与年画的制作、欣赏年画展览等活动,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年画的魅力和年味,从而增强对春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春节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人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通过不断创新和传承,春节文化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