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手车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格力钛”纯电动面包车,价格仅为5万余元,相比其上市时的15.8万价格,降幅高达三分之二,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这批车的背后,是知名家电企业格力电器跨界造车的尝试。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斥资130亿收购珠海银隆,并推出了格力钛这一新能源品牌。然而,如今这批车却在二手车市场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让人不禁好奇其中的缘由。
据了解,这批车的主要客户多为小型工厂老板,用于厂区内部的接驳工作。这些车辆并不上路行驶,仅在厂区内使用。虽然定位略显特殊,但对于需要短途配送的小型电商、鲜花店和社区团购站等来说,这些车却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其货箱容量约为2.7立方米,实测可装载七八百公斤的货物。
然而,尽管这些车在特定场景下有市场需求,但其价格的大幅下跌却令人咋舌。当年定价15.8万时,市场对这一价格普遍持怀疑态度,认为一个从家电行业跨界而来的造车新势力难以支撑如此高的价格。结果不出所料,市场反应冷淡,销量惨淡,最终价格一落千丈。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格力钛新能源面包车价格暴跌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缺乏造车经验和核心技术。这些车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设计,大多是拼凑而成,缺乏自主研发的底盘和成熟的动力控制系统。格力在销售渠道和品牌信誉方面也存在明显短板,难以打动消费者。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用户对这些车表示满意。一位五金工厂老板表示,他购买这些车主要是为了便宜和实用,用于厂区内拉材料,不上路,因此不怕续航焦虑。而一位社区团购点的配送员也表示,这些车跑短途挺合适,就是舒适性稍差,开久了会腰疼。
在竞品对比方面,同样价格区间的二手新能源面包车市场上还有东风EV30和昌河EV5等车型。这些车型在续航、空间和内饰质感等方面各有千秋,但综合来看,格力钛的最大优势仍然是价格。然而,在综合体验上,格力钛却不如这两款竞品。
对于格力跨界造车这一事件,市场反应复杂。一方面,人们佩服董明珠的魄力和勇气,敢于投入巨资进入全新的领域;另一方面,人们也对其跨界造车的能力表示怀疑。汽车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完整的供应链体系支撑。格力虽然在家电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实力,但在造车方面却缺乏必要的“基因”。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格力钛新能源面包车已经基本退出了C端市场,但在B端场景下却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未来,如果格力能够明确产品定位,如主打厂区物流工具车和社区配送专用车等特定市场,并在下一代产品中解决续航、舒适性和品牌信任等问题,或许还有翻身的机会。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你是需要短途使用、对舒适性要求不高且预算有限的小型工厂老板或社区配送员,这批格力钛新能源面包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5万元的价格能够买到一辆纯电动且能拉货的车,确实具有一定的性价比。